本刊编辑部70年前,抗日的战斗号角响彻中华大地;70年后,和平的钟声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也是全国抗战开始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我们杂志专门刊出了一个纪念专辑,为了那难以忘却的记忆——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英汪原放,字方泉,1879年出生于安徽省积溪县一个清寒的书香世家?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由于他与当时大名鼎鼎的陈独秀?胡适?顾颉刚等人称兄道弟,过从甚密;又是分段标点我国古典名著《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等书的开拓者,还翻译过高尔基…[浏览全文][赞一下]
1日上海租界巡警开始持枪执勤?2日清邮传部接管电政事宜?2日浙江奉化?安徽繁昌贫民抢米?3日江苏武进贫民抢米?3日清民政部奏准调取各省图志,以资筹办测绘学堂;并稽核各省府厅州县之增改?4日清政府决定向比利时借款修筑河南开封至洛阳铁路?6日浙江富阳贫民抢米?…[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志跃赵子云读者朋友,不知你是否知道,李宗仁先生曾有一位关系甚笃的把兄弟,李宗仁称其“三哥”?苦难身世这位“三哥”叫杨树诚,河北盐山县曾庄人,生于1885年,童年身世极为凄苦?其父杨福履,52岁时,妻子生下了杨树诚?因为爹娘不得温饱,杨树诚生来瘦弱,且无奶…[浏览全文][赞一下]
万里从1943年替蒋介石看病,到1975年签下残废证明书,30多年来,熊丸一直是蒋介石的侍从医官?在外人看来,这是无比的幸运和荣耀,然而回首30多年的“御医”生涯,熊丸却说:“如果能有第二种选择,我宁愿当个平平凡凡的教授?”奉父命而学医,割痔疮成“御医”熊…[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禹康翻开中国几千年来的名人档案,许多人对历史人物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总是非常淡漠,淡漠到像平时浏览报刊杂志轻轻翻过的那几页纸?而对当时历史的亲历者来说,那都是他们一生中日积月累?寸寸血泪的承受啊!我们只有深入到历史人物生命的褶皱中去访微探幽,才可以感觉到些许…[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崇政《新唐书?循吏传》中载有何易于其人?他是唐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26—836年)益昌(今四川广元市南)县令,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他甘冒革职?坐牢?砍头的风险,抵制了上司的派遣,违抗了朝廷的诏令?益昌位于嘉陵江南岸…[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明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最早举起抗日旗帜的武装力量,在辽阔的东北山河大地上燃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一幕幕抗联将士演出的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话剧永存史册;一曲曲抗联将士谱写的高亢激越?感天动地的悲歌撼人心魂?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为悲壮惨烈…[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亦实1968年秋,正值“文革”高潮时期?南京玄武湖畔百子亨17号那幢米黄色旧洋楼里,突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是在黄永胜?叶群控制下的中央军委办事组的专案人员,他们要求户主廖运泽写一份材料,证明林彪副统帅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廖运泽出于尊重历史考虑…[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佩华朱德?范石生?杨蓁3人是云南讲武堂特别班同学,曾结为金兰之好?1925年滇桂战争时,杨指挥范的“定滇军”,把龙云部滇军围困在南宁,却惨死于“定滇军”内的一场“兵变”?1939年杨的长子“子报父仇”,当街枪杀范石生,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血案惊天1939…[浏览全文][赞一下]
时锋张露萍:打入军统的女情报英雄在我党杰出的特工中,年仅18岁就打入戴笠军统局内部的张露萍是一位情报巾帼英雄?(一)张露萍原名余家英,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保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1939年结业后在延安文联担任秘书?这年秋天的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家胜剑萍(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陕北的延安是中共中央驻地,也是八路军后方大本营?朝朝暮暮,风晨月夕,宝塔山下,延水河边,时时传出雄壮的抗日歌声?被迫实行联共抗日的国民党政府还在延安城里保持一些机构,街上一些建筑物门口挂着“肤施(…[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哲生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甘苦同志诞辰83周年?甘苦临终前说:“我一生为党?为人民做的事情不多,只是对岩滩水电站建设很牵挂,它是红水河十级电站大建设的重要一站?岩滩电站已经建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百顺4万多义勇军官兵分25批,穿越零下三十多度的西伯利亚踏上归途,途中1万多人倒下长埋在异国的冰天)地里?他们以罕见的悲壮和坚毅,在最严寒的西伯利亚冬季创造了人类大规模迁徙的一个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的壮丽篇章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官兵们终于…[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武良日寇南下,白崇禧重掌“帅印”1944年,日军在中国的空军主力被美军“飞虎队”歼灭?海上交通线被切断之后,穷途末路的日本侵略者,为了挽救它在太平洋的孤军,企图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以及马来西亚的大陆交通线,发起“一号作战”令,不惜代价集中了13个师团约5…[浏览全文][赞一下]
夏源培根曾有过“读史可以明智"的论述,作为哲学家,他的话自然是有其哲理的。然而他告诉我们的只是“读史”的功效,而对如何地“读史”却语焉不详。就我的理解,培根所言之“读史”,应该不是闲暇时的浏览或无聊时的打发时光,抑或是常备于床头桌尾用来作为催眠或消遣的佐料…[浏览全文][赞一下]
吕春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诡异的事件,一方面,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另一方面,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过几次对日秘密谈判?在蒋介石亲自掌控的谈判中,他最重视,并且最用心指导的是1938年的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志明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虽有人提名陈独秀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但却未获通过?而这个提名的人就是长期被认为在党的历史上犯了“袒护”陈独秀错误的王若飞?多年来,人们熟悉《王若飞在狱中》,却极少知晓王若飞曾为陈独秀说过不少公道话,并险些因此被开除党籍…[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建琳赫鲁晓夫想引进劳动力,向中国政府提出引进工人前苏联是个高寒地区的大国,由于多年的战争,人口数量和国家土地不相称,加上生育率不高,致使“二战”以后的前苏联出现严重的人口和建设需求很不协调的现象,劳动力的缺口很大?据悉,“二战”胜利后,前苏联政府就开始思…[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很多文博爱好者眼里,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几位帝王可以说是“自带流量”,而这些人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品位型的,如书画全才宋徽宗赵佶、“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等;另一类,就是让人“不知从哪开始吐槽好”的,比如不能不提的-乾隆帝。其实乾隆爷绝对是位文艺青年!不但…[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