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47528
    2023-11-09
  • ■崔立重阳节的老人们(二题)■崔立躲起来很偶然地,李时听到一个消息,说是重阳节的时候,小区对面的那家养老院将找不到一个老人。李时想,这怎么可能?那些步履蹒跚、年老体衰的老人们,不待在养老院,能去哪里呢?而且,从他做记者的角度来看,若真有这样的事发生,那第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212
    2023-11-09
  • ■王鹰崔福海请客■王鹰崔福海年过八旬,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与老伴李清住在油田的“西干区”。这里树影婆娑,花坛遍布,整洁肃静,门卫森严,一般人住不进来,收破烂的和吆喝焊洋铁壶修鞋的崩爆米花的社会闲杂人员更进不来。啥叫“西干区”?即“西边的干部住宅区”之简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226
    2023-11-09
  • ■杨中华惘然记■杨中华杨扉也没想过,当初为什么总对她撒谎,次次还那么自然。其实,有她的时光很短,感觉却像经历了一生,好像每一刻都是传奇。再见着时,是在他们都认识的一个同学的婚宴上,因为二婚,所以是晚上办的。现在人想得开,二婚也嗨翻了,一个一个涨头红脸的。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238
    2023-11-09
  • ■杨光黄正兵的爱情往事■杨光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老蒋跑了台湾岛修正主义唱反调美帝是个纸老虎中国人民斗志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革命大潮浪滔滔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人民举起铁拳头帝修反滚到一边去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236
    2023-11-09
  • ■刘莉是那山谷的风……■刘莉阮阿姨去世了。她是我家住在管沟村时的邻居、我闺蜜兼发小大霞的母亲。出殡头一天夜里下雪了,早晨,公路上结了一层像镜子似的薄冰,车辆明显减少了,而且全都像乌龟一样爬行。殡仪馆远离市区,不通公交车,这样的天气和路况真让人担心。但是,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450
    2023-11-09
  • ■宋软成荒原囚徒■宋软成荒原的世界只属于野兽和那个孤独的囚徒。静静的荒野里,不仅涌动着喧哗与骚动,也暗藏着比死亡更为可怕的孤独和寂寞。也许,这里已被人们遗忘,也不曾有人试图涉足这里半步。可是——这是李宗义孤守荒原时在他的手记中记下的一段自白。许多年之后,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901
    2023-11-09
  • ■石英一个夜晚跨越了一个时代(外一章)■石英对于我个人和我们那个地区来说,一个不平常的夜晚仿佛跨越了一个时代。那是1944年的深秋,我在本村初级小学上学。记得当时刚刚收了秋庄稼,早晨已有些凉意。这天,我照例背着书包走出家门,向东走一段路,再一拐弯就来到村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496
    2023-11-09
  • ■汤儒勤一位抗日老兵的述说■汤儒勤1954年秋天我随部队从朝鲜返回祖国,正值国家调整武装力量,老兵退役新兵入伍。我转业被分配到辽宁省鞍山市一座刚建成的胸科医院。趁医院还没开院接收病人,我请假回乡探亲。离家五年了,一进村映入眼帘的情景比以前好了许多,虽然还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521
    2023-11-09
  • ■潘永翔大伯父■潘永翔一大伯父能有如此的风光是任何人都没料到的。说他风光是因为在他出家到普济寺成为觉明和尚之后,普济寺空前地兴旺起来。每天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香烟缭绕。烧香的磕头的请愿的还愿的求子的治病的……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山林草寇,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566
    2023-11-09
  • ■尹德朝马家刀■尹德朝引子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日本文物资料向国内“回流”的现象。其原因很简单,中国人要铭记那段历史,研究者收集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在众多“回流”文献中,一些旅日华人对侵华日军的个人相册开始留意,由于其私人色彩较重,保存下来的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566
    2023-11-09
  • ■李佩红石油花开■李佩红夜空下高耸的井架通体透亮、辉煌,一朵孕育了亿万年的地火像一朵红花轰然盛开,震动了寂静的山谷。打了一年零一百六十六天的克深6井于这个初秋点火放喷,喜获高产油气流。负责克深6井的技术工程师胥念终于松了一口气,五百多天来,他第一次放胆睡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906
    2023-11-09
  • ■方玉华肖肖,冀东油田开发技术公司员工。她3岁学舞,20多岁便获得了“全国亿万职工全健排舞大赛”青年C组集体自选曲目一等奖和个人赛事一等奖。她仿佛是为舞蹈而活,生命中的每一个片段和精彩,都能在她的舞蹈肢体语言里得到诠释和表现。作为一名化验中心员工,肖肖每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912
    2023-11-09
  • ■朱晓鹁其实在那个小饭店的酒桌上,刚见面的这个女人根本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尽管别人给我介绍时很有些庄重,称她是什么艺术团的团长。已跨过知天命的年龄,不高的身材有些发福,脸上被时光的利爪抓挠出许多岁月的沧桑,虽然眼睛里还残存有几丝神韵,但那也绝称不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912
    2023-11-09
  • ■赵大炜进入六月,酷暑已经难耐。因为工作溶液的供送临时出现异常,车间的第二套生产装置被迫暂时停工进行检修。停工决定的急促和检修安排的紧张,使车间设备、安全、工艺等管理口即刻忙碌起来。装置刚一停稳,设备主管们就安排着各检修队伍带着施工器具在现场迅速展开检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899
    2023-11-09
  • ■赵富土圆仓在生产队年代,有一种贮粮的建筑物,叫土圆仓。何谓土圆仓?就是土垒的圆形的装粮食的仓子。古书《说文》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而生产队建设土圆仓,应追溯到“储粮建仓、备战备荒”的年代,那时每个小队都普遍建十几栋土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7896
    2023-11-09
  • ■李仲清我原来是学药的,对石油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家的那盏小油灯,是用一个废弃的墨水瓶制成的,在盖上钻个小洞,再放着一枚铜钱,灯芯是由一个薄铁皮卷成细细的桶,再穿一根棉花拧成的细绳构成,它燃烧的是煤油。它那橘黄色的微弱的光不知陪伴着我熬过了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8048
    2023-11-09
  • ■刘惠生我的父亲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的第一代石油工人。早在1941年,玉门油田建矿初期,父亲由当时的重庆油矿局奉调到玉门油矿工作。父亲的职业是汽车司机,当时的车况、路况都很差,条件十分艰苦。通常都是半夜三四点钟起来用喷灯烤车,发动车辆是靠摇把人工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8051
    2023-11-09
  • ■赵春花这是一个豪华婚礼的彩排。当我走进灯火辉煌的大厅,在主席台上忙着的只有一名灯光师和一名妇女。那个女人头发蓬乱,衣服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在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新郎新娘和一些工作人员东倒西歪地靠在椅子上。据说彩排从午后就开始,到现在足足有六个小时了。按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8044
    2023-11-09
  • ■朱海彬有些事总是历久弥新。我常会想起猎鹰——陪伴我度过一段难忘时光的黑色牧羊犬。四年前,我们物探队连续承担了四个地震勘探项目,运作的时间超过了一年。当时我在警卫班,负责看管临时民爆库。因为工区与新疆临近,为了安全,民爆库设置了“三防”。即:人防、技防、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8069
    2023-11-09
  • ■董国宾我躺在坡上想事情,事情没想完,一只鸟忽闪着翅膀,从我眼前飞走了。我在想,西边地块的豆禾怎么枯了一片,挨边的苞谷为什么还没抽穗。这只鸟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见势不妙趁机溜走了。鸟在天空漫飞,飞到渠上叫几声,说着东一句西一句的话。它说了些什么,我没心情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