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54323
    2023-11-09
  • 文/陈晓卿重庆和成都永远是一对娇嗔的冤家。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成都在有生之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二弟变成了直辖市,心中难免五味杂陈。然而在饮食方面,成都从来没有失去自己的优越感。在天府之国吃东西,你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重庆菜基础不错,但味道重,那是劳动人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333
    2023-11-09
  • 文/贝礼中贝聿铭,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2…[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62
    2023-11-09
  • 文/汪曾祺香港多高楼,无大树。中环一带高楼林立,车如流水。楼多在五六十层以上。因为都很高,所以也显不出哪一座特别突出。建筑材料钢筋水泥已经少见了。飞机钢、合金铝、透亮的玻璃、纯黑的大理石。香港马路窄,无林荫树。寸土如金,无隙地可种树也。这个城市,五光十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82
    2023-11-09
  • 文/段吉雄蟋蟀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腴。从田野里飘出来的风挟裹着瓜果醇香,沿着那条深邃小路踢踏踢踏就走进了季节深处。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渐渐闪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23
    2023-11-09
  • 文/周华诚白墙黑瓦,零星隐现于远处山林里,真是好风景。我忍不住在路边停车,远望河对面那林间的老屋,看那白墙与黑瓦。层层叠叠鱼鳞瓦构成的屋顶,斑驳的样子,真美。我喜欢鱼鳞瓦。在浙西南乡间,这样的瓦曾经随处可见。童年时候,我们坐在瓦下听风。风是从山巅松林吹起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32
    2023-11-09
  • 文/李蕾惊呼声起,一段亮蓝的水从翠绿幽谷中跳出来。多么纯净的蓝,多么澄澈的蓝,多么鲜亮的蓝!蓝得让人瞠目结舌,蓝得让人心旌荡漾,蓝得让人欢欣鼓舞。即使翻遍色系谱,也找不到合适具体的蓝来定义它。它的蓝,是与世隔绝的蓝,是空前绝后的蓝,是绝无仅有的蓝,是提炼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87
    2023-11-09
  • 文/林清玄我拥有的第一种动物是一只小松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事了。小学一年级,我家住在乡间,有一日从学校回家,在路边捡到一只瘦弱颤抖的小松鼠,身上的毛还未长全,一双惊惧的、刚张开的眼睛转来转去。我把它捧在手上,拼命跑回家,好像捡到了什么宝物,一路跑的时候还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64
    2023-11-09
  • 文/朱秀坤竹篱、茅舍、草垛、炊烟,其间鸡犬相闻,瓜蔬染绿。典型的村居生活,一一写下,眼前就是一幅闲适养眼的田园画,可以吟哦歌咏。“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这样的安谧时光令人心动。只是心疼那些可爱的蚕宝宝,可别饿坏了它们。隔了一道篱墙,大黄狗善意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24
    2023-11-09
  • 文/蓝钥匙本文获全国首届“温泉杯”奇幻世界童话擂台赛银奖,颁奖词这样写道:这是一篇带着软科幻气质的童话。二十二号是生产出来用作终极关怀的机器人,他招牌式的温暖微笑、程序化的贴心服务都是发达社会使人异化的产物。天地之间人心为贵、人情为美,二十二号最后落下的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091
    2023-11-09
  • 文/萧袤他整天都在叮叮当当地敲敲打打,连周末也不休息。偶尔会溅出好看的星星来,但这些星星都会一闪即逝,很难固定成形。看来,要想造出一颗星星来还真不容易。他得歪着头,在星星冒出来的一瞬间,轻轻呵一口气,像小孩子吹泡泡一样,有时候会把一颗星星吹起来,这颗星星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128
    2023-11-09
  • 文/淡淡淡蓝看到一则脆腌三杯小酱瓜的菜谱,趁周末有闲试做一番。去菜市场买来新鲜黄瓜,仔细地把黄瓜洗净,切头去尾,再分成小段。拿出厨房小秤,按照菜谱指导的米醋、生抽、盐、糖的量调配了酱汁,尝了尝,觉得不够酸,又自作主张添几勺醋。把酱汁入锅煮沸,再把黄瓜浸入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030
    2023-11-09
  • 文/邓康延世上万般情感,恣肆汪洋,但倘若循波逐流地去溯源,源头一掬必是爱。你的快乐、思恋是爱的拥抱;你的忧伤、痛楚是爱的失约;而你的悲愤、痛恨则是爱的背叛。对深爱者,青草青青,蓝天蓝蓝;对乏爱者,青草只是青草,蓝天不过蓝天。1912年,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4057
    2023-11-09
  • 文/任正非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一上世纪末最后一天,我总算良心发现,在公务结束之后,买了一张从北京去昆明的机票,去看看妈妈。买好机票后,我没有给她打电话,我知道一打电话她一下午都会忙碌,不管多晚到达,都会给我做一些我小时候喜欢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520
    2023-11-09
  • 文/毕飞宇幼年丧父的人都是这样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死了,但同时,又是“不知道”的。1入了冬以来,沈翠珍总是头疼,偏在一侧,大部分都在左边。要说有多疼那也说不上,可是,总也好不了。白天倒也算了,沈翠珍最受不了的还是在夜间。夜间的疼痛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472
    2023-11-09
  • 文/李岩“我在给您写信,还要怎样呢?我还能说什么?”这是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根尼·奥涅金》里达吉雅娜写给奥涅金情书里的第一句话。情书的最后一句是:“写完之后,我不敢再看一眼,羞愧和恐惧使我手足无措。”达吉雅娜充满羞涩的情书寄出去了,而我年轻时所写的情书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510
    2023-11-09
  • 文/肖复兴小时候,我住的大院里,曾经有一株桂花树。那时候,北京的院落里,一般种些海棠、丁香、石榴、枣树之类,很少有见种桂花树的。秋天时,它开花,花很小,藏在树叶间,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院里的街坊曾经用它加糖煮沸做过糖桂花。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似乎从来没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425
    2023-11-09
  • 文/故园风雨前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懂,谈恋爱干吗要扯上熊孩子。然而这就是三十多年前的社会风尚,在谈恋爱的初期,往往有一个亲戚街坊的小孩参与,而且并不是冒充什么角色,就是光明磊落地以“亲戚街坊的小孩”这一身份参与。仿佛小孩的存在能够为恋情宣示一种正当、诚实、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831
    2023-11-09
  • 文/吴官正此文的色调并未表现辞章的华丽,反倒始终笼罩着“秋风瑟瑟,细雨绵绵”的氛围,给人的感觉特别凄冷压抑。但,此文坚定地维护了那种放低姿态却又凛然不可侵犯的人的尊严,读来尤其令人动容。充满实用格言和处世贤文的文章我们经常能看到,不否认很多人从那里获得很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330
    2023-11-09
  • 文/尤今在那少不更事的年代里,我曾是一只刺猬。听到逆耳的忠言,绝对把它当作苦口的毒药;看到来送忠言的人,便把他看成是身披盔甲、手执长矛的战士;身上一根根尖尖的刺,如临大敌地竖得直直的,准备与对方拼个你死我活!慢慢地,我走过了童年、走过了少年;成长、成熟,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53317
    2023-11-09
  • 文/(英)奥利弗·哥尔斯密奥利弗·哥尔斯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英国作家,但他的《蜘蛛的智慧》我非常喜欢。该文在情节的设计上着眼于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完全可以和那个一生以写昆虫为业的法国作家法布尔相媲美。我们的旁观者经验告诉我们,在人类简单而可笑的认知里,蜘蛛因长…[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