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6660
    2023-11-09
  • 刘松颖摘要:审美教育属于油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属于密不可分的关系。审美教育能够对学生社会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并推动其精神、道德以及智慧的提高,进而深入认识审美教育。关键词:审美教育;油画教育;渗透中图分类号:J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704
    2023-11-09
  • 王一迪摘要:艺术创作是一个相对抽象且复杂的过程,它由许多不同成分共同组成,装饰画就是其中的一种。装饰画在创作来源上非常多样化,且形式较复杂,装饰画中最重要是在色彩的应用手法上。本文将对装饰画的特性、装饰画色彩的构成原理以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关键词:装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72
    2023-11-09
  • 司淑婷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之所以会蕴含着独特的艺术思想和审美风貌,其原因在于它所处的文化根基就决定了在追求艺术的表达上不能只重单纯的绘画形式,而需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来体现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纵观整个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史,其中作为本土文化的儒学思想对其产生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79
    2023-11-09
  • 张志强陈文伟袁丽摘要:人,不论生活在什么时期,都有创作热情。本文就创作动作,谈人们对创作美的追求。基于现今这个时代,谈谈古今中外全年龄人们对美的认识。关键词:架上绘画;创作;美学;哲学;生活;中国美学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53
    2023-11-09
  • 严伍先摘要:近年来,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公共性的功能日益提高。除了公共教育和服务的功能,美术馆的收藏功能也非常重要的功能。收藏是一个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是美术馆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关键词:美术馆;版画;收藏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07
    2023-11-09
  • 刘洪海摘要:在源遠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笔墨文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笔墨文化元素的运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画艺术作品的质量。将笔墨文化元素应用于国画创作之中,对于笔墨文化的长远发展以及赋予国画创作新的活力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11
    2023-11-09
  • 李琳摘要:在东西方艺术文化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中,林风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吸收学习和深刻剖析,最终形成了一种中西艺术调和的思想和特色。本文通过对林风眠绘画中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研究,阐述林风眠先生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当代创作的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67
    2023-11-09
  • 刘春梅摘要:龙门农民画是中国三大民间绘画乡之一,地处珠三角经济信息交通的发展便捷,独具特色的岭南风情影响着龙门人的民族民俗情怀,吸收着岭南地区各民族间传统艺术的各种元素,农民画家们没有受过绘画专业的培训,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热爱生活和用手中的彩笔来展现其熟悉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69
    2023-11-09
  • 罗倩梨摘要:本文以十八世纪法国画家休伯特·罗伯特的废墟景观绘画为研究对象,从该名画家的艺术经历与风格成因出发分析其创作废墟景观绘画的动机,以“回溯”与“建构”等对照序列探讨其废墟景观绘画的两种创作倾向,揭示其创作过程中视觉记录与审美记录之间的转换。关键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63
    2023-11-09
  • 付祥波摘要:敦煌壁画转换雕塑的实践。飞天是重要的佛教壁画题材之一,本文通过敦煌壁画中飞天这一形象素材,首次尝试将平面绘画形象转换为立体雕塑,实际动手操作两件石质飞天浮雕。此过程有利于我们从新的一个角度,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挖掘敦煌艺术的深层含义及价值功能。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46
    2023-11-09
  • 周晓霞摘要:山水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题材。作为一种素材来源,山水画对景写生的方法和实践素来为很多画家所重视和研究。对于成功的山水画来说,对景写生的过程其实就是创作过程,很多前代国画大家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创造出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而“临场变法”就是其中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12
    2023-11-09
  • 方园摘要:以矿石为原料的岩彩在中国当代绘画中正处于发展,上升的阶段。中国的艺术家在研究艺术语言的道路上也逐渐注意到岩彩“颗粒感”强的特点所能为肌理语言的丰富提供的参考。岩彩通过技法,把大自然的材料搬进画家的画室中,拓宽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提高了绘画的装饰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36
    2023-11-09
  • 王敏摘要:2014年7月,《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对于常年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文化工作来讲,这是一个欢欣鼓舞、激动人心的时刻,它打破了全南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年无国保的记录,是对我县优秀历史文化地位的重要肯定,这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75
    2023-11-09
  • 张鑫摘要:“简约”这一名词来源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的简约主义只局限于设计,而中国的简约思想则深入到了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的层面,对中国玉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华文化与中国传统工艺玉石雕刻的发展从玉雕的造型、色彩、表现等方面阐述简约思想在中国工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89
    2023-11-09
  • 陆媛媛摘要:“二转”发展到现在具有很多的曲目,而且内容非常的丰富多彩。在一些传统的曲目之中还有广泛的题材,有针对邪恶的讽刺和抨击,有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有神话的传说和对不公平生活和命运抗争,在每一个故事内容中,都有“二人转”的多个曲牌音乐把内容连缀起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967
    2023-11-09
  • 赵香茶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华戏曲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源泉。而校园引进戏剧曲艺文化,不仅是传承和发扬戏剧曲艺文化,也让学生们有了文化自信,让学生自觉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精髓,从中获得精神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59
    2023-11-09
  • 王泽摘要:晋剧的产生以及发展代表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水平,晋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样本。作为一种地方性戏剧,晋剧在明清时期分布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内,受到了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然而在几百年之后,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晋剧也已经慢慢的淡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26
    2023-11-09
  • 代慧伶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我们要学会打破艺术观念的原有认知,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文化艺术来说,包容的开放心态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是创新文学艺术的前提,这里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仅仅是造新词新句或者新的艺术概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606
    2023-11-09
  • 董锦亮摘要:陇东红色歌谣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宝贵文献资源,是缩影了陇东革命历史的一面文化艺术镜子。其作为民间文学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杰出的文学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科学价值。保护陇东红色歌谣对弘扬民间文化,继承革命传统,激发人民的爱国、爱党热情,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一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599
    2023-11-09
  • 李智杰摘要:闽南布袋木偶戏传承历史悠久,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有效传承传统民俗艺术,促进闽南语系间交流与增进民族传统信仰认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增强文化自信的构建,是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而闽南布袋木偶戏的传承,需要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同步…[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