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自兵(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0067)一、引言壁画艺术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壁画这种艺术形式,不过最初的壁画只是远古人类用来传递信息、记录日常琐事一种手段。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社会渐…[浏览全文][赞一下]
董晓峰(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郑州451450)一、引言中国画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以及特色和风格的重要传统文化内容,历史发展中所遗留的中国画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其中发挥着比较关键的作用。由于传统矿物质颜料的稳定性以及不变色,使中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军(高台县文化馆,甘肃高台734300)一、戏曲舞台上的“八字”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站、走、跑,“八字”表演是常见的,八字是演员表演的一种运行程式,其运行程式对展示时空、创造舞台气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首先,从它的作用来讲:一是八字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浏览全文][赞一下]
安楠(南京市杂技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一、引言杂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作用。在杂技艺术发展中,因其高难度、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杂技已经成为观众喜爱的社会文化活动。因此,本文对杂技艺术与剧目的结合探索,对优化杂技艺术表…[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玉峰孙卫华(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江西宜春336000)一、引言清乾隆年间,丰城民间唢呐演奏家熊海元深入当地乡田地头,收集整理了龙光书院演奏过的唢呐曲目,逐步形成花镲锣鼓最早的曲牌和班社,并起名丰城花镲锣鼓。从此,花镲锣鼓成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浏览全文][赞一下]
康慧敏(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250104)一、乐曲背景此曲的原始背景是脱胎于上世纪三十四年代发生在陕北的一个真实故事,兰花花原名姬延玲,因与一红军战士相识相爱遭到封建家庭的反对,被迫包办婚姻,其命运多舛,因思念爱人加之受尽折磨,故24岁便病死,后红军战士…[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子叶(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江苏南京210002)一、长篇评弹的发展起源长篇评弹蕴含着丰富的情节内容和巧妙的编排技巧,初始于苏州,后发展至全国各地,在苏州评弹繁发展尤为繁盛。长篇评弹有别于戏曲,它将各类故事融于一体,并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为原本魅力的苏州添…[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腾飞(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福建厦门361001)一、前言我国的历史悠久,而戏曲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在整个的戏曲表演当中,戏曲的编排以及演奏都直接受到司鼓的直接作用和影响,司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整个剧目的演出是否顺利来说,将会直接受到司鼓的影响,因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湘玲(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常德415000)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传统地方曲种。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因在湖南丝弦中最为发达,影响最大,已然具有了独立曲种的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董晓佳(佳木斯职业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一、引言戏曲表演身段有五大要素,即“手、眼、身、法、步”。手的表演有各种手姿。如兰花指、荷叶指、凤头拳以及其它掌式、云手等。眼有多种眼神:笑眼、怒眼、羞眼、醉眼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表演更是丰富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洪婷周家盛(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0;2.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000)一、引言当前,潮州木雕艺术主要用于室内装饰以及家具方面,它作为第一批被认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大的传承发展价值,因此相关人员应当结…[浏览全文][赞一下]
侯克娜(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1)一、湖湘戏曲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一)普及优秀文化知识湖湘戏曲是一门集音乐、舞蹈、诗歌、曲艺等多源艺术汇流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其蕴涵的优秀文化知识博大精深。在高校中普及湖湘戏曲基础知识,以戏曲欣赏为媒介,可提高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牧泽(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沈阳110000)在物质利用方面,手工艺品独树一帜,为我们打造了社会生活及工作、学习的基础甚至高档产品;在精神发扬方面,传统手工艺携带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文明体现,实为后人留下了无价之宝。因此,传…[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一旋杨雪张银娣(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传承分为两部分:传授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至今,基本已达到传授这一过程,而如何继承并继续将这份文化发扬下去则是当代人在传承中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让在漫漫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产物…[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玉洁(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一、太康道情戏的现状目前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共有在编人员50人,编外人员17人(这些人目前所必须用的),其中包括上期毕业的学生9人,勤杂人员1名,驾驶员1名,炊事员1名,服装管理1名,演员2名,乐队司鼓1…[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利(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吉林132013)一、引言满族是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白山黑水之间的一支古老民族,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居住在长白山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自然浑厚的风俗习惯。满族始于明朝初年①,1635年农历10月13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雪(娃哈哈艺术团,浙江杭州310000)一、扬琴发展中的继承(一)从传统中继承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积淀下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五十六个民族风格各异、各地民俗风情千姿百态。扬琴在中国这片广阔、富饶的历史文化沃土中繁衍、生息…[浏览全文][赞一下]
贾丽媛(攀枝花市文化艺术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00)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眼神来感知他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我们也将眼睛比喻为心灵的窗户。由此可以看出,眼睛能够直观、生动地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绪以及活动。因此,在很多表演作品中,都会融入眼神的变化,…[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翠媚(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广东五华514400)对于采茶戏而言,其内容丰富,变化无穷,艺术气息浓厚,是文化风貌的体现,强化多地域艺术精髓的融合,载歌载舞是主要形式,情趣活泼,将多种艺术手段集合在一起,尽显生活较强的生活气息,审美价值突出,这也是其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朱筱(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潍坊261061)一、鲁中几地经典民歌归纳整理(一)济南地区号子:长清县:硪号、夯号。齐河县:一号、慢号两首、快号两首、打顶、南阳号、二板号、十二莲花、弯头号、夯号三首、硪号;拉船号两首、拉锚号、打篷号、拉帆号、拉套号、出舱号。…[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