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香(江苏宜兴214221)紫砂壶最初来源于陶壶,经常被人们用来煮茶。古代的茶叶多为饼状和团状,所以必须先煮茶,考虑到紫砂壶具有很好的保温性,且跑出来的茶味道很好,顾受到广为流传,直至流传至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茶业逐渐兴起,紫砂壶也随之繁荣。紫砂…[浏览全文][赞一下]
彭拥光(彭拥光玉雕工作室,江苏苏州215000)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核心载体的玉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雕创作艺术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的,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玉雕包含了多种题材…[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国顺(润玉堂玉雕工作室,江苏苏州215000)从古到今,对于动物的表现,一直没有间断且各具特色。最具史料意义的,首当其冲就数玉雕的动物题材。人类为什么要表现动物?这和人类关照自然的方式关联甚大。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对和他迥异同时又相似东西的关注度自然会更高…[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天元(陈天元玉雕工作室,江苏苏州215000)现在人们对玉石的喜爱只增不减,对玉石的开采,也没有任何的节制性,作为一种能保留玉石原有的雕刻工艺,俏色玉雕已经开始被广泛运用,在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俏色玉雕的身影,说明俏色玉雕已经成为玉器中的主流。俏色玉…[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悦(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河南开封475000)一、画意摄影的定义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摄影时代,大家都在积极地跨越摄影这道门槛,奔向琳琅满目的摄影表现和摄影风格,画意摄影一直是被大众喜闻乐见,被摄影人褒贬不一的摄影流派之一。那么画意摄影,是不是可以单纯讲成像绘…[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美斯(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0)从中国陶瓷发展史来说,两汉时期正值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过渡的时期,至两晋时,原始瓷已基本遭淘汰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在汉代以前,西周至汉早期制瓷业并无飞跃发展,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王公贵族风行使用精细的金银器或…[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恬(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当今艺术的走向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美学家开始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进行解构,法国的哲学家德里达开始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文本的背后没有真理,随着文本终极含义的消解,对于艺术的解读方式开始从作者中心论过渡到了作品中心论。…[浏览全文][赞一下]
石又祎(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一、历史起源新古典主义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的罗马,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与家具设计方面。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印发了全方位的古典主义思潮的涌动,迅速扩展起来的一场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崇尚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以重振这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田先陈(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该研究项目紧紧围绕“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雕刻工艺的传承与镜子结合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木雕工艺品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于右任初学楷书,其书法风格丰腴、温雅,为北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将篆、隶、草法入行楷,参入魏碑笔意,后又研习草书,其书体风格的用笔特征表现的独具特色,发挥到了极点,从而产生了大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书法作品,吸引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延张楠(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当人们听到公共艺术这个名词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脑子里是不能产生具体形象的,如何解释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呢?公共的两字在词典中的解释,公的解释为: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钟昱(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照相制版的印刷与传统凹版的印刷方式基本相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要制作好的照相制版,其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往往要求较高,这样才能将母版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纸张的选择在凹版的印刷过程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邵薇兰(西安出版社,陕西西安710000)一、白先勇:繁华落尽,浮生若梦白先勇生于中国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为桂林富商之女,白先勇排第八,家族成员大多居住在我国台湾地区。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病,童年时间很孤独自闭。白先勇的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天歌(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00)儒道释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的艺术注入了磅礴的生命力,为人物品藻、生活风尚等方面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道家思想中,庄子“情性”论之认知视野已超出人本,他不反对事物加诸“善恶”的判断,将“物性”、“人性”等量齐观。经历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符莹(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日本人在交际中十分重视对敬语的使用,这与其社会形态及文化有着必然联系,并且这种现象渗透到了日本文学之中,大量文学作品中都包含有敬语的使用。而这些敬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不但表现了人物说话习惯和日语文化,也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吕慧(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一、引言鲁迅曾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敏(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一、“颓废”的概念“颓废”一词源于拉丁语。1886年,魏尔兰的杂志《颓废者》的创办,标志着法国颓废主义文学的出现。伴随着“颓废派”的发展壮大,颓废主义文学在文坛方兴未艾20世纪20年代,西方颓废主义文学传入中国,对中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邵静(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201800)一、前言《诗经》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但在此之余,透露出的“浪漫主义”意蕴,让无数学者为之着迷。淳朴热烈的爱情、浪漫有趣的情感,让那份真挚的情感,在诗歌的颂唱中得到升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维士与女,伊其相谑…[浏览全文][赞一下]
郭君姝(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一、前言桃花,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是频频出现又长袖善舞的一个角色。早到《诗经》中便有《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鲜妍华美之句。晋陶渊明虽独爱菊,然则亦有桃花源之天上人间。时至文化昌盛的唐朝,桃花亦被…[浏览全文][赞一下]
邵洪波(台湾东海大学(TunghaiUniversity),台湾台中40704)一、日暮落花垂翅客:追问生命时间《大堤曲》中李贺以横塘之春的降临作背景,暗陈女儿婉曲心事。从「桂香」到「莲风」,表示了江南之地经秋入春,而无严酷寒霜的冬天,后置的「北人」「襄阳…[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