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41188
    2023-11-09
  • 秦国萍摘要: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等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还必须在造型方面多下功夫,紫砂壶的造型,素有;但方非一式、圆无一相之赞誉。关键词:紫砂;制壶工艺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1090
    2023-11-09
  • 周卓琴摘要:紫砂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素体素身,其装饰也应体现素面本色.如陶刻书画装饰以重在形式,线条表现,既不失砂器的本来面目,也能很好的表现书画金石艺术,达到艺术相通之和谐一件陶刻作品太过注重对刀功的要求,陶刻家应当通过刀的表现,体现出作品浑厚而有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1089
    2023-11-09
  • 王俊昌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下艺术往往被过度神圣化或权威化。杜尚在上世纪初就发现了所谓“艺术圈”这一诟病。他所理解的艺术并非只是常规的随手涂画或是潜心创作,他认为每个人的生活本身便是最好的艺术。正是介于这种思想,他创作出了让世人匪夷所思的艺术品。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33
    2023-11-09
  • 吴建平摘要: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它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是在壶底部刻划,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还淡不上雕刻装饰工艺。关键词:陶刻;紫砂陶;陶刻装饰;工艺中图分类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19
    2023-11-09
  • 谢世棉摘要:玉雕首饰作为我国传统玉雕饰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常见部分,其自古以来就广受人们的喜爱,这使得玉雕首饰被赋予了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被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本文首先对玉雕首饰的分类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此对玉雕首饰中玉文化的体现进行了探索,旨在进一步剖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09
    2023-11-09
  • 王玮摘要:紫砂壶其独特的造型与装饰语言在艺术设计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它的形成与创造蕴涵着丰富的美学观念。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新的元素不断充实其中,其创作技艺也会发生相应地变化,这有待于一批有志之士去开拓、去创新。关键词:紫砂壶;造型;装饰;工艺中图分类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62
    2023-11-09
  • 徐文亮摘要:西峰陶塑文化是陇东地区数千年文明的卓越代表。西峰陶塑在绚丽多彩的中国陶塑史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陇东陶塑艺术的一颗明珠。西峰陶塑艺术造型生动传神,寄托了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作品浑朴自然雄放豪迈,趣味盎然,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47
    2023-11-09
  • 张译文摘要:当前,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当代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文化艺术也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中国的当代艺术呈现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75
    2023-11-09
  • 韩琳摘要:隶书和小篆是我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文字,历史悠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突出智慧,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小篆为秦始皇所推行,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东汉时期是隶书发展的巅峰,从字形、笔势等方面分析,小篆和隶书存在一定的继承、发展关系,探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14
    2023-11-09
  • 沈健摘要:艺术起源于生活,艺术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整体;设计的元素来源于艺术,而设计的意识来源于生活。设计师在这两者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无时无刻不对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先从设计的历史谈起,逐步论证,并以无印良品为例来说明设计师在设计中起到的重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77
    2023-11-09
  • 朱志民摘要:书法不仅可以言志达心、陶情冶性,替圣人立德立言,更是一种可以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它所要求的是美如何体现在善之中,正因为如此,古代书家在提升书写技法的同时,更重视书家本身的人品与学养。本文通过对古人书法批评中有关人品、书品和学养观念的阐释,并结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20
    2023-11-09
  • 彭迎迎摘要:本文对现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的成功与否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城市雕塑艺术对公众审美趣味的影响、公共的审美水平的高低与城市雕塑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雕塑家所必备的平衡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能力的重要性。本文运用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一系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79
    2023-11-09
  • 张馨元摘要:傅斯年先生曾多次阐述自己关于文学创作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文学的演变革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傅斯年既抵制全盘照搬的复古主义,也反对割断传统。傅斯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能够较为客观、辨证的看待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63
    2023-11-09
  • 李佳聪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016-01时间就像是匆匆而过的流水,昨天是起点,今天是旅途,任凭前方是高山险阻还是荆棘丛生,都无法阻止它在漫长而曲折的河道上义无反顾的前行脚步。而河道两边的风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22
    2023-11-09
  • 乔钰茗摘要:网络文学的兴起使文学的创作主体、创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文学的存在形态也由书面向电脑网络转变,其传播媒介由单纯的语言媒介向多元媒介转变,欣赏过程由书面欣赏向机读化欣赏转变。网络文学在流通方式上的闪捷化、功用方面的自娱性、价值取向的虚拟性等,也都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19
    2023-11-09
  • 张珺涵摘要:在《红楼梦》中,“钗黛合一”具有两个层面的意蕴:宝玉角度的"合一"和作者角度的"合一"。首先,宝玉梦中所见可卿身上的二美合一,正是宝玉在初见黛钗之后产生的一种女性理想,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矛盾的幻象式解决。其次,作者对钗黛合一的处理则是表现了他的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84
    2023-11-09
  • 杨爱华摘要:媒介文化对社会存在的价值现实、心理感受和兴趣倾向,展现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正像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一样,它允许所有人一齐发声,并且雅俗共赏。它为多元文化的相互对话、拼贴、融合创造了开放自由的媒介条件和环境。本文拟从媒介文化所展现出的后现代性眾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1431
    2023-11-09
  • 马心宇摘要:《无声告白》的世界不仅仅揭示了种族和爱的问题与困境,在这样一群承受着天然的不公的人物面前,作者向我们展示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寻找自我。关键词:弱者;欲望;自我;主体互涉;行动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1004
    2023-11-09
  • 陈微微摘要:视点理论属于知诗学的文本分析方法范畴。视点的形成是认知主体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的结果,有效的社会交际取决于视点的采用。杜甫的著名诗歌《月夜》视点的交错运用是理解该诗深层含义的纽带,也是诗人的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的体现。因此,译文中视点的选取也就成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1369
    2023-11-09
  • 钟丽春摘要:尤二姐和尤三姐是《红楼梦》中的两个著名悲剧人物,她们生活在同样的环境当中,有着相似的经历,承受着相同的悲剧的结局。那么,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何在呢?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客观上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主观上的性格特征和人生态度。关键词:悲剧;愚弱;刚…[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