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18216
    2023-11-09
  • 丁小龙在诗集《河岳间》所附录的访谈录中,王琪坦诚“故乡”在他心底的分量:“我生命和创作的起源在故乡,我将来的终结地也在故乡。故乡是我的根。我热爱这伟大的故乡。”此部诗集可视为王琪对故乡的一种描绘,一种回响,一种怀念与一种祈福。作为故乡的秦地之东,这片丰饶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286
    2023-11-09
  • 现今的中青年诗人提笔之前,影响的焦虑已塞满记忆的河床,说不定满眼都是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同侪身影。近二、三十年来,坚持按一个诗路写作的诗人们依然一抓一大把,他们要么心外裹上了厚厚的脂肪层,要么以闭目漠视世界的姿态重复自我。诗人李皓历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学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236
    2023-11-09
  • 晨歌[美]西尔维娅·普拉斯爱使你走动像一只肥胖的金表。接生婆拍打你的脚掌,你赤裸的哭喊便在万物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声音呼应着,渲染你的来临。新的雕像在通风良好的博物馆里,你的赤裸笼罩着我们的安全。我们石墙般茫然站立我不是你的母亲一如乌云洒下一面镜子映照自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284
    2023-11-09
  • 双桅船蔡其矫落下两片白帆在下午金色的海面上像落下两片饥渴的嘴唇紧贴着大海波动的胸膛。在它下面是随着微波欢笑的阳光在它上面是含情不语的风。我想这就是船对海的爱和周围对这爱的颂扬蔡其矫是一位为爱而生的诗人,其一生的作品无不源于对爱的追求。他认为:“我过去曾经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320
    2023-11-09
  • 一个人的灵魂越是丰富、开阔、深邃,就越能感知精微的事物。有幸拜读了周所同先生的几首新诗,感受到先生对爱、对生活、对诗艺独特而深沉的哲思,像一根细弦努力为普遍意义发声,想在石头下面翻出“啼哭的婴儿”。相较于早年诗歌的高亢激昂如《北方和它的红高粱》,周先生近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351
    2023-11-09
  • 周所同爱诗容易写诗难,话虽俗却是真的。爱上诗于我是个意外,几十年居然坚持下来,应是盲目的意外。像在石头里点灯,流水上刻字,赤脚踩着蒺藜去拜佛,一直做着这等无望的无用功,全赖盲目热爱。曾经这样表述过我的诗:“不仰视不低头不想假声歌哭/不以茶饮兑换咖啡,任由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382
    2023-11-09
  • 落花乱喜欢或爱。先从拒绝开始万物皆有自己的深渊敢于下坠,才看见危险的云彩知道的愈多相信的愈少智者从不雄辩,比如顺从的草木一边匍匐一边生出尖刺落花不是凋零,是迷离的美和暴力!可以摧毀一切!给予辞把米粒给蚂蚁。露水给玫瑰;把向阳的巢窠给投林的鸟雀,苜蓿与青草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402
    2023-11-09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涉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系统观,坚持精神与物质“双轮驱动”,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重要保障、重要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455
    2023-11-09
  •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散文诗在新的语境下经历了较为深刻的现代化转型,越来越多的诗人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有益的智慧与力量,开始克服作品中曾经显现出来的格局不大、挖掘不深、题材不广、意味不浓、创新不够等流弊,转而适应散文诗求新图变与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审美与审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504
    2023-11-09
  • 【新西兰】比尔·曼海尔比尔·曼海尔(BillManhire)出生于1946年,新西兰诗人、短篇小说家,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荣休教授,也是新西兰首任桂冠诗人(1997-1998)。所获奖项主要有2007年总理文学成就奖与2018年艺术基金偶像奖。曼海尔为苏格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511
    2023-11-09
  •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诗歌的黄金年代,那么,1986年则毫无疑问是中国新时期诗歌的黄金年份,而1986年12月,更是属于中国新时期诗歌的黄金月份。在这一年,在四川成都,发生了一个轰动全国诗坛、引起全国诗歌爱好者瞩目、产生全国性影响的重要诗歌活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496
    2023-11-09
  • 近年,人们常常怀念20世纪的80年代,而且不仅仅是诗歌,各个文化层面都能时不时看到有人为这种怀念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感言。让人感到时光飞逝中,我们似乎丢失了点什么,不仅仅是青春。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黄金年代,是值得怀想和纪念的年代。而1986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589
    2023-11-09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局之中,诗人努力创作,仍然难以突破流派的偏见和创作的瓶颈。在变局之中,当今读者普遍有够长的受教育经历和个人的审美判断,诗人们的作品未必能打动他们。笔者认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644
    2023-11-09
  • 1980年,艾青把他恢复创作后的第一本诗集命名《归来的歌》。其实归来,不止艾青,还有许多20世纪50年代活跃在诗坛的诗人,因历史原因而中断了创作,“文革”后得以平反,重新提笔,回归诗坛,形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人瞩目的“归来诗群”。“归来者”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626
    2023-11-09
  • 吴东升春天来了,老家的后院就开始热闹起来从房子的后门,沿着台阶向上走会看到地上冒出很多宿根的植物如韭菜、葱等我喜欢这些植物每年春风吹来它们就生出來就如母亲,嫁到我家就扎根这里一辈子——原载《飞天》2021年第2期推荐语宿根是指个体寿命超过多年持续开花结果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680
    2023-11-09
  • 林水文沿着牛蹄印,来到荒野地村庄远离,人群远离荒草独自地摇落夏日,风吹来转身望向注视它的人,像故人般相遇它們一直在那里,成为蚁虫的故乡它们有时会低下花白头颅让出一条道路,不会通向另个地方有时深有时浅有时蚁虫出现,有时小兽潜伏牛蹄印在巨大的荒草间消失了方向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738
    2023-11-09
  • 胡晓光木头上凸出去的叫榫空出来的叫卯榫卯是有意思的它们彼此结合说它们是咬合更准确它们越来越紧密两根木头是树时没有长在一起榫卯让两根木头结合在一起,直至腐朽钉子是后来的事物跟榫卯比起来,钉子是没有意思的它们只能硬硬地别扭地把两根木头钉在一起榫卯有多么高级它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713
    2023-11-09
  • 骏马在奔驰中脱掉了鬃毛褪去了皮肤,最后丢失了骨头和内脏。坚实的鞍子落魄在潘家园,驮着骑士的灵魂,被修理,被鞭打,被翻来覆去地擺弄,像一页被大风扔到沙滩上的航海日志被泡糊的字句里依然起伏着大海的狂暴!——原载《杭州日报》2021年12月17日推荐语北塔在这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793
    2023-11-09
  • 读张二棍的诗集《入林记》,让我想起了丛林法则。如果把诗苑比喻为精神上的丛林,那么,诗歌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存在人性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規律法则。它跟物质世界的丛林法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诗歌丛林法则,同样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8729
    2023-11-09
  • 诗纯质的声音,并非所有的诗人都善于捕捉,也并非所有的读者都懂得聆听,并予以转译为生命的诗行。当传播与接受两者之间呈现错离,它的神秘性(正确的误解)由此产生。大自然中,能引起人类听觉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超乎或低于,我们便无法听到,借助这一声…[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