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17094
    2023-11-09
  • 漫游祖国的西部地区,雄浑壮美。古老神秘的高原、雪山、大河、湖泊、鸟兽、寺院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特的审美感受;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驻足其间,或以激情豪迈,或以冷峻温情的诗句叙写着自己眼中的西部。经过昌耀、叶舟、沈苇等诗人的努力,逐渐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82
    2023-11-09
  •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变迁是一个历史文化、物质精神、新与旧、兴与衰的巨大复合体的变革的话,那么,一个大海,就是一段人性感怀、经验历史、隐与忍、潮与汐的心路历程。用来评价李国平的诗歌,或许这就是李国平诗歌的另一种浓缩吧。说到这里,我需要引入一个关键的词组——“大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61
    2023-11-09
  • 《一切皆由悲喜》是李云于2021年8月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整本书分七卷共八十四首诗。这本诗集不仅有李云行走大地,主体与客体撞击之后产生的火花,还有来自俗世的吟咏。他的诗歌总能透过表象,达到万物的核心,深刻的内涵,给人带来美好的阅读感受。李云的诗歌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76
    2023-11-09
  • 2021年7月5日,甘肃省诗人高凯创作的组诗《陇东,遍地乡愁》从全国数千件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委会的一致认可,喜捧首届“闻一多诗歌奖”。评委会称组诗《陇东:遍地乡愁》为“一组令人感动的土地与生命之旅,它以切境而质朴的体验,丰富而鲜活的意象,以多变而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53
    2023-11-09
  • 赵亚东的经历我听很多人提起过,他自己也曾向我讲述过——那是在哈尔滨空旷而又冷彻的黑夜大街上。他早年曾做过三轮车夫、收破烂,还曾在家具城做搬运工,2002年开始到北京大兴以及河北打工,属于在社会底层真正摸爬滚打的人。亚东的儿子1999年出生在哈尔滨郊区的出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75
    2023-11-09
  • 诗唐湜当汹涌的潮水退去沙滩才能呈献光耀的排贝诗如果可以在生活的土壤里伸根它应该出现在生活的胜利里果实是为了花的落去闪烁的白日之后才能有夜晚的含蓄如果人能生活在日夜的边际薄光里将有一个新的和凝看一天晴和,平野垂地而尽灰色的鸽笛渐近、渐近呵,苦难里我祈求一片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61
    2023-11-09
  • 声音[法]菲利普·雅各泰谁在那儿歌唱,当万籁俱寂?谁,用这纯粹的、哑默的声音,唱着一支如此美妙的歌?莫非它在城外,在罗班松,在一座覆满积雪的公园里?或者它就在身边,某个人没意识到有人在听?让我们别那么急着想知道他,因为白昼并没有特意让这只看不见的鸟走在前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39
    2023-11-09
  • 宋琳是第三代诗人的重要代表,他的诗具有沉稳、厚重、敏锐、开阔等特征,当然,这与诗人的性格特征以及个人境遇息息相关。宋琳的诗,以其别具一格的诗艺追求和叙事技巧,为读者的阅读与思考提供一种平衡。阅读宋琳的《答问》等诗,一股浓烈的抒情氛围便扑面而来。俄国形式主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051
    2023-11-09
  • 宋琳在学者们对神话的现代阐释中,神话的幻想属性似乎得到了公认,神话——常被当作历史与科学的反面,发端于对宇宙的直观。先民对宇宙起源这一巨大的谜的关切是神话发生学意义上的第一推动力,德国学者A·巴斯蒂恩(A·Bastian)认为,人类心灵中与生俱来的“初始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104
    2023-11-09
  • 答问——给费迎晓1所以,小姐,一旦我们问:“为什么?”那延宕着的就变成了质疑。它就像一柄剑在匣中鸣叫着,虽然佩剑的人还没诞生。迄今为止诗歌并未超越那尖锐的声音。2我们不过是流星。原初的沉睡着,有待叩问,但岁月匆匆。当一行文字迷失于雾中,我们身上的逝者总会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175
    2023-11-09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自古以来,诗歌关乎民心,维系家国,在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历史上好诗吟咏,口口相传,留下万千经典。时过境迁,随着快捷、多元、开放的全媒体时代到来,诗歌与现代传媒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现实。如何借助新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175
    2023-11-09
  • 融媒体时代,文学创作寻求“破圈”与“出圈”已成常态,“破圈”和“出圈”也成为时下热词。《求是》杂志2021年第20期刊发中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新时代文学要牢记“国之大者”》,文中提到,“新时代文学要主动出击、主动输出,实现‘破圈传播、‘跨界生长,打破隔膜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293
    2023-11-09
  • 【爱尔兰】哈里?克利夫顿我呼喊,却听不到丝儿回声,更别说一声应答。父亲,你在那边倾听吗,在那彼岸?你若是听见我,就动身吧,这样我们就能相遇,那么多英里的覆被沼泽铺展在你我之间,还有黑黢黢的水,风,它以我捧起的双手做出一个不出声的手势将会一一自行勾消。光阴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282
    2023-11-09
  • 在大河边,在大风中,我不敢妄称自己为诗人。大风才是。它时时在吟诵,常常在宣泄,又每每收敛起来,捡拾被自己刮落一地的词语。我是那个为它撰写传记的人。它是诸侯,是将相,甚至是帝王,是人世的一场又一场的呼吸,是大河一遍又一遍的心跳。它还是我灵魂的清道夫,是我救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303
    2023-11-09
  • 最是人间多情时——题记公元669年,也即唐高宗总章二年,有几位游客在四川中江县登上玄武山游玩。这天正好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其中的王勃、卢照邻、邵大震三人在玄武山望乡台酒席上,为后世留下了同题诗《九日登玄武山旅眺》。王勃这一年20岁。年轻人总是急切一些,他先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390
    2023-11-09
  • 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非诗非文,亦诗亦文。钟嵘《诗品》有云:“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指赋有直接陈述事实、借客体抒情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则言:“《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才摛文,体物写志也。”认为赋的主要创作方法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405
    2023-11-09
  • 宗昊我曾路过童话镇,那儿遍地是漫画园还有白雪山,绿色林与理想湖山峰上的鸟儿飞走了,比目鱼游到岸边在阳光下吐泡泡,对浮云做出思考状鲜花点亮的村庄,向世界绽放它的美马车一直那么缓慢,街道那么安静瀑布与流水声那么清晰,却又那么遥不可及在图恩河畔牵着矮马,坐在草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398
    2023-11-09
  • 有时候,生活恰恰繁茂于一些毛发需要不断被修剪。在那种时候,你对耐心的比喻统统来自午夜的失眠。睡眠的窄门,一般只容许鲸鱼通过,那些被挡在门外的,就只能抱怨自己的手脚太多。也就是在那种时候,你明白了,再偶然的重逢,也不能让童年在你身体里尖锐地醒来:尖锐,你记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458
    2023-11-09
  • 在石崖下避雨,因为实在找不到屋檐在石崖下睡着了,因为相信石头不会为难一个相信石头的人我身负巨石,要不然背不会这么驼我胸怀巨石,要不然口气不会这么硬石头是慈悲的,要不然人们不会找它做菩萨要不然,那次破的,不会是两尺之外的落石而是那颗换了发型的头颅——原载《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7506
    2023-11-09
  • 蓝蓝我哭了一整夜。别怕这些眼泪。它们很快就会干。没人会怕眼泪。眼泪消失,并把你带走——在你被它洗成另外一个人之后。——原载《诗人地理周刊》第133期推荐语这是一首快诗。“一整夜”的“哭”,短短六行就一跃而过。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哭了一整夜”,但又真诚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