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海天散文
文章内容页

沧桑中洲岛

  • 作者: 孤独的嫦娥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0-08-03
  • 热度80013
  •   第一次走进中洲岛时,还是幼童。那天,母亲带我到单位,就在厂区的草丛里碰到了同样也因家中无人看管而跟母亲上班的梅。疯玩了一个下午后,梅跟她母亲哭闹着一定要我去她家吃晚饭。母亲是拗不过孩子的,而梅的家就在中洲岛上。
      
      那是两间破旧的小屋,一间住人,一间是烧饭用的,那里的房屋密密麻麻,杂乱无序,一家挨着一家,都是又小又挤的。母亲来带我时,才知道这里叫中洲,也才发现这里是和自己的家不一样的,竟然三面临水,梅的父亲就是行船的。
      
      时间一晃,再来时,已是2004年的夏夜,正应了那句古语: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虽早有所闻,却依然感叹变化之大。
      
      那碧水垂柳,清砖岱瓦彻底颠覆了记忆里的那片蒙蒙灰色。那大片大片的乔木、竹类、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终于体现出了中洲岛独有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那个晚上我们是来看演出的,但终是抵不住外边美景的诱惑,只看了几个节目后,便退场了。穿行在迂回起伏的长廊,那一座座具有浓郁的明清庭院建筑风格让小岛尽显古韵。
      
      心中不禁欢喜,淮安终有了一处绿树成荫且不要花费就可看到的景色。忍不住喟叹若住此岛上,有一小船,有些吃食,再有一曲古韵于耳,便不会再有红尘中诸多欲望了。
      
      不曾想,随后时间不长,由于工作场地的变动,竟是与中洲岛日日相望。见了它人声鼎沸地昌盛,也见到它鸦雀无声地落寂。隔着静静不语地越河水,看着柳树从青到黄,从枯柳到发芽,终于在听到一阵阵敲打声后,中州岛变成了几个展览馆。
      
      因为离得太近,竟是不再踏足。
      
      去年单位搬到了健康路上,闲暇时伫立窗前,眼睛看着林立的高楼,脑海里出现的却是清清流水环绕的狭长绿色小岛。
      
      再踏上小岛时,已到了夏日。
      
      才走了几步,便感受了那一份扑面而来的沧桑。相较于南面文庙的流光溢彩,北边美食街的霓虹闪烁,处于中间位置的整个中洲岛只有零星几盏白炽灯弱弱地照着路。
      
      然而正是这明暗间的无意映衬,让中洲岛那明清风格的建筑在灌、乔绿化丛中若隐若现,竟自有了一份得天独厚的历史凝重和沧桑美。
      
      明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清江浦楼的飞檐翘角上,行走其间心仿佛穿越了几百年的历史时空,人一下变得清明透彻起来。

      本文标题:沧桑中洲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212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