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商鞅变法是抄袭?

  • 作者: 百家讲坛(红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0148
  • ◎杨志昆

      商鞅变法是抄袭?

      ◎杨志昆

      

      《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变法之初,为了树立威信,曾经用了“徙木立信”的办法:他在秦都市场南门立了一根大木,下令谁能将其扛至北门,就赏金十金,结果无人去搬;当赏金加至50金时,终于有一人将其扛至北门,商鞅于是立刻奖赏那人50金,以示官府说话算数。秦国变法之所以成功与官府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但

      是,徙木立信的办法并非商鞅原创,而是他的抄袭之作。

      徙木立信的原创者是吴起。吴起在魏国为将时,从秦国手中夺取了河西等大片土地,但他在驻守河西期间发现,秦国有一个哨岗靠近魏国的边境,对魏国边境的百姓不利吴起便想将其除掉。可是这个哨岗太小了,为之动用军队未免太小题大做,于是吴起想了一个妙计。

      他首先在驻地的北门外立了一根大木,下令道:谁能将大木搬至南门,就赏给谁上等田地。结果一开始没有人去搬,大家都觉得搬木头不是难事,怎么会给如此重的奖赏呢?过了许久,才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搬,吴起则立刻兑现了诺言,奖赏了搬木者上等田地。

      之后,吴起又在东门外摆了一担豆子,并下令:谁能将豆子搬至西门,赏赐和上次一样。结果这一次,大批人争先恐后地去搬豆子,吴起也照样兑现了承诺。靠着这个办法建立了信任,吴起这才放出了自己的真招:谁能抢先登上秦国的哨岗并将其拿下,就推荐谁当大官,并赏赐上等田地。

      于是,魏国边境之民纷纷前去攻打秦国的哨岗,一个早上便攻下来了。吴起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靠的便是与民众建立的信任。因此无论从形式还是此举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商鞅的徙木立信与吴起所为如出一辙,完全是在“抄袭”吴起。

      其实,商鞅不仅“抄袭”了吴起的徙木立信,他入秦时携带的书籍也是当年魏国的变法者李悝所著的《法经》,后来更是将《法经》作为秦国变法的理论依据。商鞅变法实际上是以魏国的变法为蓝本,并辅之秦国的具体国情变更而来的,其本质并无二致。

      再加上,魏国在立国之初,人才济济,是战国初期率先进行变法的国家,当时其他各国的变法浪潮也都是由魏国所带动的。

      而秦国之所以力行变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与魏国争战所需,所以秦国以魏国为蓝本进行变法学习、商鞅徙木立信抄袭吴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编 辑/夏 涵

      微而妙

      @聪明如我 我突然发现吃货的一天都是以吃开始的,首先起床就很吃力。

      @最美兔兔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眼睛是自带GPS定位的,不管有多少人,总能在人群中一秒钟锁定他,还自带PS功能,会自动对他进行美颜,使他魅力四射。

      @美少女花季 叫人还钱就像是暗恋一样,你总会感觉不好意思说;当你鼓起勇气说了,又变得像是表白一样,搞不好连朋友都没得做。

      本文标题:商鞅变法是抄袭?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2855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