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授之以渔自学数学是上策

  •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546
  • 任晓平

      摘 要:学生不是待塞满的容器,而应该是被点燃的火把,新型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自学的机会,从而打造新型高效课堂,让教学效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数学教学;授之以渔;自学数学

      怎样搞好数学教学,众说纷纭,但需要清醒到认识到,教师和教材等都是外因,要想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教师要利用自学活动和实践课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认识新课题,并且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综合概括,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感性到理性,有具体到抽象获得新的知识。学生的自学过程是一个独立认识事物的过程,从未知到已知,从自主认识材料到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起着引导和启发作用,所以这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较高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这种学习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

      一、自学环节应当予以侧重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并且适当地增加一些环节和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环节主要为学生自学环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以考试为最终学习目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灌输。而素质教育的提出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学生要成为有创造性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可以设定为三个不同性质的环节。

      1. 预习性自环节。

      在新课讲授前,教师首先要出示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尤其是明确指出自学要的。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快速地浏览教学内容,使学生心中有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一些预习性习题,学生边预习边做习题。对于习题的回答,学生尽量在课本上作出划线或圈点为旁注,这样当习题做完以后,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一个对知识全面探索的过程为学习新知识作出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再设计这些尝试题的时候,教师要分层进行,依次递进,由易到难,把一些较难的题化成若干个简单易懂的小题。这样就会形成一套由简到繁的系列题。这样做法把难点进行了折解分散,学生更容易抓住知识的沟通点,并进行阶梯式思考练习。教师在学生做题过程中对新知识点进行引导,概括,总结,并将它们纳入到旧的知识体系中去。对于一些应用题,教师让学生找到他们的条件和问题,列出解题计划,并且根据图示解答习题。提示工作,为学生继续学习铺平了道路。

      2. 讲课中自发式学习。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特点,新旧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教师要研究教材并且找出启发性的自学题。这些习题要起着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新知识进行预习的作用。

      二、教师主导不能削弱

      1.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的引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邱学华老师说过:“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才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只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爱护、关心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建成和蔼,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学生才敢于发言。教师作为学生的朋友,并能将抽象而枯燥的数学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端正自己学习数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指导,教师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仅靠兴趣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生会学,善于学。教师在对学法研究和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教法的养成,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渗透思维方法的训练,有意地增强学生学法的指导。潜移默化,积少成多,学生逐渐地从学会到会学。

      3.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是课前备课,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准确掌握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地调节和分配重难点。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使新旧知识顺利迁移,自然过渡,架起桥梁,为学生自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解放学生开辟新局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课堂上要让学生发言,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然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共同探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找到了学习方法。

      1. 自学贯穿课堂,训练自始至终。

      根据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和知识规律,当学生把自学贯穿于整节课堂以后,对习题的练习也随着课堂发展而进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平,那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那些知识还不太熟练,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利用这些回馈信息,是静态学习在动态学习发挥其效应。从而使我们的教学任务得以圆满成功,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 利用知识迁移,探索尝试学习。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展开对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思索,使旧知识向新知识平稳过渡。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教师要提出典型和实质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和讨论,并对他们的讨论提出针对性的指导。endprint

      本文标题:授之以渔自学数学是上策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1064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