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根娇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文言文教学这一重点板块。而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得到我们古老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同学们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善于利用课本教材,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激发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在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固定搭配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初中语文老师也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度,帮助同学们解决文言文学习困难、调动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文言文,同时使得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都大大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方法
一、熟读文言文课文,使学生形成文言文的语感
由于文言文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且它的遣词造句以及所描述的事物以及背景都和我们有较远的时间差,言语都比较晦涩难懂,这就使得同学们很容易不知所云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如此一来,就大大打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会使得同学们出现逃避抗拒学习文言文的现象。因此,作为同学们文言文学习的领路者,初中语文老师就需要照顾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整最适合同学们的教学方法,激发同学们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而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熟读课文可以说是最有效的领会文章的方法了,也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要求同学们熟读课文,了解文言文在词句基本用法方面的特点,养成良好的文言文方面的语感,也使得同学们在往后的语文学习中更加如鱼得水。而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也需要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在熟读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比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先给同学们布置预习作业,让同学们对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风格、时代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预习,可以让同学们更轻松地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随后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给同学们播放课文的录音来使同学们解决有关读音之类的问题,最后就可以让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课文,让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时的情感状态,而在朗读了之后,可以使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印象更加深刻,大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提出词句的使用规律,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率
通常,大部分的同学们认为,文言文之所以学习效率不高都是由于文言文的遣词造句比较晦涩难懂,很难完全掌握所有的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与固定搭配,对词句的使用规律也不太清楚。因此在考试以及平时的练习中常常出现理解问题而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深挖教材课本中的文言文所有的词句的使用规律,为同学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扫除障碍,使得同学们更加轻松地学好文言文。当然,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同学们在文言文学习上的另一大障碍,因此初中语文老师不仅需要让同学们掌握文言文常见词句的使用规律,同时也需要帮助同学们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率从而使同学们真正的学好文言文。当然老师也需要培养同学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可以自己体会领悟文言文的魅力,形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同学们纷纷表示有很多不容易理解的句子,特别是作者对如何找寻桃花源过程的描写。此时,老师就可以通过让同学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讲述自己有关探险的经历。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领同学们去学校的某处进行探险之旅,使同学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的找寻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对课文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三、深入分析关键语句,降低文言文学习难度
文言文的学习光有理解往往还是不够的,在同学们可以大致了解文言文的内容以后,老师就可以慢慢加大文言文的教学难度了。深入分析关键语句,逐渐提高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水平。可以重点注意一下同学们对通假字、特别句式以及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方面的掌握,使得同学们可以从文章中获得正确的信息,领悟作者的意图。此外,老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提问,只有通过提问才能清楚地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并提高他们的水平。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在安排同学们熟读课文了以后,理解文章背后所蕴含的哲理。通过熟读后的思考,同学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忧患可以使得人想方设法度过难关,当困难来临时,就不容易被打倒了。而如果你一直贪图安逸享乐,困难来临时就很容易被打倒。而只有当同学们可以完全理解文章语句中的重要语句中的含义以后,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及背诵文章,并把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运用于生活之中。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虽然是一大难点,但它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也是十分有用的。因此,初中语文老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同学们的文言文素养并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學习习惯。当然老师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同学们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难题,降低同学们的学习难度,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德.古诗词精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