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时间的“边角料”

  • 作者: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8729
  • ○刘 江

      1980年,年近七十岁的季羡林完成了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全卷的翻译,填补了这一世界著名典籍在我国翻译界的空白。有位记者来到季羡林家中采访。

      当看着季老一边不停回绝访客,一边看着书桌上一叠厚厚的文稿,记者好奇地问道:“季老,您兼职多,邀约多,社会活动也多,您这么忙,是如何完成这么多著作的?”

      听了记者的提问,季羡林笑了笑,说:“我习惯在书桌上摆个闹钟,每当我抬头,就看到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年轻时,我就有早起的习惯。每天4点30分左右起床,吃完饭就开始看书、写作到7点。除此之外,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是步行时,我脑海里都在思考不停。”年轻的记者若有所思:“原来如此,这样一来能写出这么多著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季羡林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天24小时,不会偏袒某个人,谁也不会少半秒。对研究学问的人来说,时间尤其珍贵,更要争分夺秒。但大家的处境不同,我既然没有完整的时间,就要挖空心思利用时间‘边角料’。”

      适合话题:效率、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重要性等。

      本文标题:时间的“边角料”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4968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