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别让同情打扰他人生活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4960
  • 武宁远

      

      照片中,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小女孩手持舀粥勺,笑容灿烂若春日的阳光,尽管周围的环境很简陋,但在她的笑容里,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满足感。

      她叫谭嘉雯,她顿顿吃面饼,喝粥配咸菜,她爱笑,她只有9岁,外公是公厕管理员,祖孙二人挤在杭州某公交站对面不到3平方米的公厕隔间里。网友的一条微博让她成了红人,引来无数热心的市民和媒体。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小嘉雯的生活可以用窘迫、困苦来形容。但小嘉雯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你想过那种穿得好、吃得好的生活吗?”“我现在就在过这种生活啊!”这是小嘉雯的回答。童言无忌,相信这是她真实的想法。然而,旁观者的同情与爱心,却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这突如其来的关注,让祖孙二人无所适从,不堪其扰。

      “我有工作,我可以养活小家伙。”小嘉雯的爷爷不止一次婉拒了帮助。虽然,同情弱者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但是,同情亦是把双刃剑。不要把同情和俯视的怜悯画等号,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同情扰乱他人的生活。

      通过同情去理解并且感受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虽然,在公厕里安身的祖孙俩生活不尽如人意,但依然食能饱腹、住能挡风避雨。用心感受小嘉雯的笑容和快乐的生活观就好,为何一定要让自己的同情成为他人身上的包袱,非要把自己的幸福观、价值观强加给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

      如果小嘉雯接受了这样的同情和善意,这如江水般涌来的关注能持续多久呢?一旦媒体不关注了,人们的热情消减了,人走茶凉,小嘉雯从云端跌落谷底,生活依旧,然而原本的乐观开朗不复存在,岂不悲哉!所以,一个人真心向善,付出真诚即可。有时候,温暖别人的内心,比赠予物质更沁人心脾。别让蜂拥而至的关心击碎了孩子纯真的笑脸,孩子的想法远比我们想的简单。

      同情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我们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肯感受别人所感受的,能快乐别人所快乐的,伤心别人所伤心的,这才叫做同情。

      (陈辛摘自《新闻晚报》2011年4月28日)

      本文标题:别让同情打扰他人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6410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