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中学课本照我去战斗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589
  • 六神磊磊

      一

      关于“帝吧事件”,我一直没有写文章。眼看事情过去了,可以平静地小总结一下了。

      话说在武侠江湖里,经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武林人士,不出手则已,只要一出手,就会被人一眼识破师承门派,看透你学的是什么路子的功夫。

      就像郭靖打了人,欧阳锋一看就知道是蒙古摔跤术;甚至有的高手只是吐了一口痰,王语嫣都能一眼看出是“五斗米神功”。

      如果不想暴露老底,那最好不要轻易出手,不然必定露馅。

      前不久,有号称多达2000万的“剑客”一起出手了——百度人气最旺贴吧“帝吧”的热血青年翻墙远征Facebook,通过刷屏、贴图等,刷爆了一些台湾政要和媒体的账号。

      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武器包括表情包、诗歌、民歌、段子,大陆的美食、美景、纪念照,等等,内容很多,五花八门。

      然而,他们一出手,我一眼就识破了他们武功的师承来历,它们统统来自三本绝世武功秘籍:《中学语文》《中学政治》《中学历史》。

      二

      一开始,看到他们用诗歌当武器,我是挺高兴的。因为我自己也很喜欢唐诗,虽然研读水平不高。

      在开战之初,就有我方热血小将一个虎步上前,祭出一首诗,“啪”地给了对方账号凌厉一击。定睛一看,乃是:“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这时候我还很欣慰。我看出来,这出自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

      我本以为这一招乃是试探,就好像少林弟子和人过招,往往都先使用简单的罗汉拳,打上几式“黑虎掏心”,探一探虚实,然后再行变化。

      可我没想到的是,后来我方小将千军万马一拥而上,但凡诗歌,一堆堆被祭出的仍然是: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傻眼了。原来他们压根儿只会一招“黑虎掏心”,胸中所学,超不出初中语文课文。

      所以刷来刷去,全不脱三本武功秘籍和中学生经历的范畴:《歌唱祖国》《七子之歌》《亚细亚的孤儿》……

      和台湾有关的诗文那么多,他们搜索枯肠,所能想到的仍然只有初中时学的《乡愁》。

      你们爱国,很好,那怎么就不把歌颂祖国的诗多背几首啊!

      三

      这就是旁观者的最大感受:他们所有的政治常识,都出自中学政治课本;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出自中学历史课本;就如同他们所有的文学知识积累,也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

      胸中有了这三本绝世秘籍,就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向披靡。

      如果你对他们说:“我们来聊点当代文学……”

      他们便怒目圆睁:“呔!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如果你说:“哥们儿,我们来谈点现代政治常识……”

      他们便又拍马舞刀而出:“休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你若说:“朋友,我们来看看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段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他们必早已一枪搠来:“看枪!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它不能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这三本武学秘籍,让他们内力充盈、气走诸穴、真阳鼓荡;这三本书构成了他们所有的知识体系,给他们提供了回答一切问题的信心。

      就好像太平天国杨秀清作法时的口诀:“左来左挡,右来右挡,随便来随便挡……”

      四

      其实,这三本武功秘籍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就算你只读这三本书,也可以不贫乏成这个样子的。

      例如聪明的孩子就会发现:在语文课本上,其实可以读到历史;在历史课本上,其实可以学到语文。

      就像关于台湾的诗文,中学的历史课本上藏着很多啊!大诗人黄遵宪痛彻心扉的哭声,你们忘记了吗?

      城头逢逢雷大鼓,

      苍天苍天泪如雨,

      倭人竟割台湾去!

      ……

      我高我曾我祖父,

      艾杀蓬蒿来此土,

      糖霜茗雪千亿树,

      岁课金银无万数。

      ……

      成败利钝非所睹,

      人人效死誓死拒,

      万众一心谁敢侮。

      何至于会刷来刷去只记得《乡愁》呢?

      依我估计,他们中的多数人,其实在中学时也并没有把这三本秘籍学好。真正学好了的那些人,多半早就扔掉这些敲门砖,高飞远走、不求闻达了,哪有那么多空闲天天耗在贴吧里打口水仗呢。

      唯独被剩下的他们,当初只学了个半吊子,结果却反而最入脑入心,把别人早扔掉的敲门砖抱在怀里不放。

      也真是实心眼。

      五

      我觉得知识分为两种:

      有的知识能帮你寻找新知识,就像望远镜,可以帮你探寻到更广阔的天地;有的知识,则会帮你抵御新知识,它就像厚盔甲,穿上它,你就油盐不进了。

      再换一种比方:前一种知识像是口诀,念诵它,你可以解开未知之锁,打开新的窗户;另一种知识则像咒语,念诵它,你就浑浑噩噩,水火不侵。

      念咒语念到水火不侵是什么样呢?《鹿鼎记》里就有这样一幕:

      “十余汉子一齐举起兵刃,大呼:‘寿与天齐,寿与天齐!声震屋瓦,状若癫狂……顷刻间,竟然武功大进,如痴如狂,兵刃乱砍乱杀。”

      难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我不由得想起,近一个世纪前,胡适先生曾对学生说过四个希望:平民夜校、通俗讲演、破除迷信、改良风俗。

      我没法和胡适先生比,他说四点,我只弱弱地说一点期望好不好,但是我必须要说三遍:

      读书!读书!读书!

      本文标题:中学课本照我去战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6966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