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画皮”术:特效化妆异闻录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128
  • 邦邦

      尖耳朵的妖怪、面目狰狞的伏地魔、恐怖骇人的丧尸……这些相貌诡异、形态异于常人的荧幕角色,除了依靠先进的CG技术,还得益于精湛的化妆技术,这种夸张真实的实体特效,我们称之为“特效化妆”。男变女,瘦变胖,少变老,特效化妆术正在带来一场惟妙惟肖的魔术表演。

    神奇“变脸术”



      很多时候,演员和角色形象差别过大或是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时,效果神奇的特效化妆就派上了用场。不管是张涵予在《十月围城》里变脸孙中山先生,还是周迅在《画皮》中撕裂的“假脸”,特效化妆技术让演员们在荧幕中实现了“改头换面”。

      而特效化妆师是这场魔术的主要功臣。说“尸横遍野”是特效化妆的基本功,可一点也不夸张。几乎在很多特效化妆师的工作室里,各种断手断脚、被砍掉的头颅,一件件像展品似的被摆在陈列架上。艺术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在电影开拍前,化妆师们需要搜集大量的参考资料,抓住角色特征,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立体的角色。

      作为角色表现力的创作者之一,特效化妆师必须对色彩敏感,知道哪些色彩能搭配出适合的妆容。其次,特效化妆师的雕塑功力要高,奇形怪状的外貌打造,没有点儿刀工还真不好意思下手。

      同时,化妆师对化学材料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各种硅胶、玻璃钢等,在每个地方使用恰当的材料,效果才能逼真。甚至还需要学习医学知识,了解皮肤的构造、人老之后皮肤的触感,甚至打肿了的脸是什么样子……

    一张“假皮”走天下



      特效化妆最关键的就是制作假皮了。假皮从何而来呢?先按照角色的需要,用藻酸盐做一个全身或半身,甚至某个器官的模型。等藻酸鹽凝固后,再用石膏绷带做壳来支撑整个模具。有了模具之后,化妆师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雕刻。如果是要做伤疤,就在模具的基础上雕刻出疤痕。

      这里需要两个模具,一个是原始的阳模,一个是里面带着黏土塑形的阴模。清理出黏土后,将制作假皮的材料——发泡乳胶或硅胶倒入,等到材料凝固后,就可以获得一张假皮了。

      当制作好的硅胶皮粘贴在人脸或其他身体上后,再用喷枪等进行妆容的绘制和调整。上妆不仅是简单地把假皮贴上,还需要进行一些处理,使假皮贴合演员的真皮肤。比如上色工作,特化师们会用专业的油彩颜料,将假皮处理得更加贴近真实肤色。

    细节决定效果



      特效化妆大致分为仿生机械、假体特效(化妆类)、微缩模型等。但不管怎样,细节的打磨都是决定妆容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雕塑通常会涉及额头、眉肌、鼻梁、鼻头、颊肌、口轮匝肌、下颌等面部肌肉,肌肤纹理和毛发的制作也要非常细致。比如在《水形物语》里由道格·琼斯扮演的水怪,就采用了传统的建模和特效化妆。

      那些虚拟角色被一个个搬到银幕上、现实中,但幕后的化妆是纯手工活儿,工序复杂,需要一点一点完成。在我们看来像是魔术一般的技术,实际上考验的是化妆师的耐性和专业能力。当然,通过妆容呈现不同的形态,无疑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

      本文标题:“画皮”术:特效化妆异闻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261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