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你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样子,很帅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9483
  • 青品黄黑

      探春的原生家庭,很糟糕。

      她不仅是庶出,还有一个永远搞不清状况的亲妈。愚蠢、阴妒、不体面,说话行事都上不得台面,因此处处不受人待见。

      但是,奇怪的是,跟贾环不同,在探春身上,你看不到这个原生家庭对她造成的阴暗。

      她明艳、大气、豁达、果断,用凤姐的话说,就是:“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跳出这样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

      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探春是怎么做到的?

      探春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她不妒。

      按说,她本来最容易落入嫉妒的桎梏。

      她长得美,“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书读得好,在诗社里写诗一挥而就,几乎不输薛、林;但是,就因为有个不着调的妈,老太太、太太对这些都有点儿视而不见。

      依着她亲妈的期望,探春应该对黛玉、宝钗、宝玉嫉妒得发狂才是。

      面对这样的妈,除了自我救赎,别无他法。

      探春的自我救赎,就是不妒。

      大观园里起诗社,是《红楼梦》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谁提议的?探春。

      探春深知,自己虽然能写,但“难与薛、林争衡”。

      但在探春心中,霁月光风。

      她不仅不妒,还能承认别人的好;不仅能承认别人的好,还愿意为他人的好作嫁衣,成就别人的辉煌。

      探春提议起诗社,是因为“慕薛、林之技”。

      你俩的诗,写得这般好,那我们一起来玩写诗吧。我虽然不如你们写得好,但我一样可以陪你们玩啊。

      她因此兴致大发,满心欢喜,想效法古人,开坛吟诗,给宝玉和众位姐妹一个个郑重其事地写帖子,邀请他们开创诗社,成就了大观园中最高雅的盛事。

      正因为能看见并尊重别人的好,探春非常擅长学习他人的长处。

      初读《红楼梦》会觉得惊奇,一个被养在深闺的女孩子,每天也就是读读书,写写字,陪老太太说说笑笑,探春是怎么知道要在大观园里搞改革的?尊重私权,厘清责任,分包到户,探春竟然是从20世纪80年代穿越回去的吗?

      细读《红楼梦》才知道,探春并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在大观园兴利除宿弊,大刀阔斧搞改革。她是因为去赖大家串了一回门,跟人家的女儿聊了一回天,就学会了他们的一套经济学问,套用在了大观园。

      因为赖大家也有一个花园,虽然不到大观园的一半大,花草树木也少很多,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在聊天中,探春得知:赖大家的花园包给别人,不仅不需要花钱维护,每年还可以有一二百两银子的结余。

      末世贾府的男人都不操心,都在尽情享乐,没有人考虑将来。只有探春这个庶出的女儿,在为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殚精竭虑。她学来的这套改革措施,让大观园每年可以多出四百两银子的收入。

      这个时候的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侃侃而谈,指挥若定,你还能从她身上看到她那不堪的原生家庭吗?

      探春在管理大观园时表现的才能与魄力,让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她庶出的身份慢慢淡化了,她那不体面的妈,对她的影响也弱了。

      南安太妃来访,洞若观火的老祖宗命宝钗、黛玉、湘云作陪,然后特别吩咐一声:“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

      这其实不仅是贾母对探春的肯定,也是曹公对探春的肯定。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从童年找到答案。現代也有很多人喜欢分析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似乎出生在一个糟糕的家庭,这辈子痛苦就注定与你相伴终生了。

      看看探春,就知道,其实不然,对吧。

      光明与黑暗,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们都在那里。但是,与光明还是黑暗相伴,却可以自己选择。

      本文标题:你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样子,很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489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