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雄树和雌树

  • 作者: 读者·校园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44518
  • 稻垣荣洋

      

    植物也分雌雄吗



      猕猴桃的树分为雄树和雌树。

      如果只种植雌树,不种植雄树的话,雌树就没办法进行受粉,也就没办法结出猕猴桃了。

      银杏树也分雄树和雌树,只有雌树才会结银杏果。所以,有时候人们为了防止掉落的银杏果把道路弄脏,会只种植雄性银杏树作为行道树木。

      植物也分雌雄,这可以说是非常奇妙了。

      但是,细想的话,所有的动物都是分雌雄的。这样想来,同一个花里面有雌蕊又有雄蕊,这种雌雄同体的现象似乎才显得奇怪。

      其实,在动物中,也有雌雄同体的现象,比如蚯蚓和蜗牛。蚯蚓和蜗牛,都没办法挪动到太远的地方去。所以,雄性和雌性能相遇的机会非常少。因此,为了不论遇到雄性还是雌性都可以延续子孙,蚯蚓和蜗牛就逐渐演变成了雌雄同体的状态。

    自花授粉的缺点



      如果同一朵花里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话,用自身的花粉给雌蕊授粉然后结成种子,似乎是个便捷的好办法。但实际上,植物或是借由风力,或是借由昆虫,大都把自己的花粉运送到其他的花朵那里去进行杂交。

      用自身的花粉给雌蕊授粉的话,即使结了种子,种子也会保留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性质。如果自身有一些缺陷的话,子孙后代也会继承这些缺陷。一旦这些缺陷蔓延开来,自己的子孙们就将遭受灭顶之灾。

      如果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其他个体交换花粉,进行杂交的话,就可以培育出具有各式各样特性的子孙后代。这样的话,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不管前一代有着怎样的疾病缺陷,都至少可以保证后代不会全军覆没。

    保持子孙多样性的办法



      但是,一朵花里面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话,就会存在用自身的花粉进行授粉的危险性。

      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植物进化出了一种特别的结构。

      植物的花朵中,雌蕊大多要比雄蕊高一些。如果是雄蕊更高一些的话,花粉就会从雄蕊上掉落下来。

      除此之外,在一些植物的花朵中,雄蕊和雌蕊的成熟期也是错开的。比方说,雄蕊先成熟,雌蕊后成熟,那么就算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上,没有成熟的雌蕊也不具备受粉能力,因此也就无法结成种子。反之,如果雌蕊先成熟的话,等到雄蕊成熟了可以产生花粉的时候,雌蕊早就已经停止受粉了。

      此外,有的植物还具有这样的结构:即使自身的花粉落到了雌蕊上,雌蕊顶端的物质也会对花粉发起攻击,阻碍花粉发芽,并终止花粉管的伸长。这种特性被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猕猴桃树为了不费这番功夫,从一开始就分成了雌树和雄树。

      和其他的个体交换花粉,有利于子孙的多样性。但是,为了成功把花粉运送到其他的个体那里,植物自身必须产出大量的花粉。而且,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花粉送到,也没办法结成种子。所以,从短期来看的话,用自身的花粉给自己的雌蕊授粉,从而结成种子的这种“自体授粉”方式更加有利。所以,无法接触到花粉的人工环境下生长的野草,和在人类保护下生长的作物,有很多都采取了这种自体授粉的方式。

      本文标题:雄树和雌树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7555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