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直到农历十五【小年】,乡村里还举行很多活动,如发军坡、祭祠堂等,我们这一带村庄最热闹的是“游公”。所谓“游公”,就是“婆祖”出行巡游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杀鸡杀鸭,迎接“婆祖”,这一天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我们都叫“再过年”。
“婆祖”就是水尾圣娘。传说在古代,在浩瀚无边的南中国海上,出了一位可以篦美妈祖的海神,它就是水尾圣娘,全称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又名南天夫人。它的信徒主要分布在海南文昌、海口、琼海一带,以及海外琼籍华人聚居地。
“婆祖”巡游没确定是哪一天,反正在春节后至年十五【小年】这一段日子里,几个村一天,有些村子还得安排到小年后。
“游公”是我们乡村的盛典,一连几天,我们都跟着“婆祖”走,反正“婆祖”出巡那个村我们就跟着去那个村,直到累了跑不动为止。就在这一天,“婆祖”坐着八乘大轿,从水尾圣娘庙【东郊镇坡尾村】出发,一大群人前呼后应,前面有鸣锣的,点火铳【一种火药枪】的,一路吹吹打打,要过九九八十一村,要走三三九天九夜。每到一个村口,就有许多人跪伏在路上,让轿子从他们头上跨过,我们看了挺好笑。家家户户门口排满了鸡鸭鱼【婆祖不吃猪肉】等供品,点香烛,然后打鞭炮。我们最高兴的是看打鞭炮,那鞭炮打的比过年的还要多,从椰子树顶上一直挂到地上,“婆祖”都走了,那鞭炮还“呯呯蹦蹦”地响个不停。这不,这个村还没打完,前面那个村又开始炮声连天。那架势,那气魄,跟往年皇帝出巡差不多一样。
当时,我们还不知道“游公”是怎么一回事,“婆祖”是何物,只感觉好奇而已,后来,经大人们的多次讲述,才知道“婆祖巡游”的来历。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明代正德年间【1505---1512年】的一天,清澜港东面的北港村【现东郊镇建华山村委会】村民潘敏理对村民们说,他想出钱建一座“婆祖庙”,村民们感到纳闷:他为什么要建“婆祖庙”呢?
理敏捕鱼为生,有一天他在海边绞网【捕鱼的一种方式】,第一网鱼没抓到,却网到一块木头,他把木头投到海里,再绞第二网,又网到那块木头。他有些无奈:“木头呀木头,你为什么又来泥?如果你是神的话,让我抓到很多鱼,我就把你雕刻成神并建庙来供奉。”
说也奇怪,他下了第三网,抓到了好几百斤鱼,高兴得不得了。他把木头带回家,却忘记了诺言,将木头随便丢在地上。后来他买了两条猪仔,建猪窝时缺木料,他就把那块木头搭进去了,再也不提刻神建庙的事了。
过了不久,他的两条猪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他也很长时间抓不到鱼了。
有一夜他在睡觉时作梦,有一位女神走近他身旁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天上圣娘!圣洁之身,你怎么把我来建猪窝?你忘记了你的诺言,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你的猪死掉了,你再也捉不到鱼了,这是我对你的惩罚!”
理敏大吃一惊,忙下跪求饶:“我对不起你,我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我愿意改错,我一定把你雕刻成神并建庙让人供奉。可现在我一分钱都没有,如果你神灵的话,让我抓到鱼,我一定说到做到!”圣娘说:“明天你就下海抓鱼,你一定会抓到很多很多的鱼!”
此后几天,理敏天天到海里起网,每一网都捞到了很多鱼。
理敏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叫画师雕刻了圣娘的神像,并叫工匠们到一个叫水尾的地方【今坡尾村】一片树林里建了一个庙,取名水尾圣娘庙。
庙建好后,潘族有几户人家搬到水尾守庙,后来此地逐渐形成村落,名为坡尾村,该村位于大海边上,水尾即海水之终点,坡尾即陆地之头。
坡尾村多为潘姓,每年正月十五【旧历】,是水尾圣娘回娘家的日子,届时村民用轿子抬着圣娘从坡尾村开始巡游,一路巡游至北港村,路上各村杀鸡宰羊,放鞭炮恭迎水尾圣娘,场面非常壮观。我们村距离坡尾村不远,仅有几里路,每年“游公”,我们都赶去观看。
水尾圣娘信仰在文昌东郊镇起源后,迅速传播至周边地区,而后更传播至东南亚各国。各地都建有圣娘庙,只是名称不同。文革后,红卫兵破四旧,圣娘也给破掉了。
“游公”是我心目中的第二个春节。在这一天,我除了享受到过年的食物和热烈欢乐的气氛外,最使我高兴的是观看“过火山”的场面。
所谓“过火山”,就是圣娘出巡完毕,回来就要过“火山”,说是烈火炼真身,圣娘淬过火,仙爵就要晋升一级。
那可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过火山”是“游公”最重要的一环,来观看“过火山”的人多得不得了,场面非常热烈。过“火山”就在晚上,在此之前,人们用海棠树烧的碳,在庙前的坡地上铺了一条十多米长、三四米宽的路,算是“火山”。那可是真的火山,远远的我还看到那火红红的发亮,还冒着烟呢。那圣娘自己不能走,要靠人抬着走,只见四条汉子象勇士一样,赤着脚硬是在十多米长的“火山”冲过来了,火烧得他们痛个个吡牙裂嘴,那脚一拐一拐的,我感到非常的刺激。我不知道他们当时的感觉如何,但是第二年我再去看“过火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