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似水年华
文章内容页

试验班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5-03
  • 热度645
  •   我在考上文中的时候,有幸碰上了文中的新制试验班。

      1959年11月23日,苏联教育专家谢、伊、纳乌莫夫来文昌中学视察,他在对文昌中学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番认真细致的调查以后,在文中召开了一个有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他介绍了苏联的教育改革经验,并建议文昌中学按照苏联教育的模式,创办具有试验性质的班级,名称叫新制试验班。

      这种新制的教学班跟原来的普通班级有着根本不同的地方,一是学制不同,试验班打破了原来的学制【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实行五年一贯制,没有高初中之分,学生从一年级一直读到五年级,学生中学毕业后直接参加高考,学制缩短了一年。二是教材不同,试验班采用的是新编的教材,基本上是苏联教材的改制,无论是从内容方面,还是从难度方面,原来的教材根本无法比拟。三是考核教育质量方面,试验班采用的是苏联的五分制,而不是中国的百分制。

      校长符芹英支持苏联教育专家的意见,认为这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好建议,紫贝中学已经完全具备创办新制试验班的条件。他先后向广东省教育厅、海南行政区教育局打了报告,要求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紫贝中学创办试验班。

      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在中国有极高的威望,中国的很多东西都是从苏联搬过来的。苏联的教育在世界上比较先进,产生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因此上级教育部门很快批复了符芹英校长的报告,同意在紫贝中学创办新制试验班。

      1960年9月,紫贝中学招收第一届新制试验班,从全县挑选成绩优秀的学生200名,编成四个班。在高中继续招普通班。

      为了办好试验班,符芹英校长亲自下到全县各中学,通过听课、考核,挑选那些最优秀的教师来文中,担任试验班各门功课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个个都是强手,他们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管理学生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1961年,紫贝中学招收试验班第二届学生,同样编四个班,200人。这时,海南中学、琼海加积中学,也都创办了试验班。

      符芹英校长、符郁文教导和谢源璜副教导亲自抓试验班,学校中最优秀的教师,都被派到试验班担任班主任。学校领导班子按照苏联教育改革的经验,結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对试验班的学生进行精心管理和精心培养。例如:

      宿舍制度,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打扫宿舍卫生清洁,被子要叠整齐,生活用具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蚊帐、草席要保持干净整齐。学校值周班天天检查,天天评比。

      午睡制度,学校要求学生在午休时间一律不准外出,学生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午睡时学生不准说话,不准看书,班主任要天天下到宿舍里去检查学生的午睡情况【女生宿舍由女教师检查】。

      早操制度,学生要按时出操,队伍要整齐,口号要响亮,做操要认真、规范。值周班对各班级的出操情况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好的表扬,差的要批评,每周要进行一次总结和评比。

      就餐制度,学生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位置【每班在大饭堂里有两张大饭台】里就餐,饭台和地板要保持干净,吃饭的时候不准大声叫喊,不准学生利用伙房的柴火【指木炭】煮东西。有一次,我在伙房后面用木炭煮萝卜干,結果被谢源璜教导发现了,连我的小锅也给他打破了。

      当时学校还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1962年,我幸运地考上紫贝中学第三届试验班,由于财政困难,这一届试验班才招100人,编两个班。1963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已经成为中国的敌人【现代修正主义】,教育体制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文中不再招收试验班了。我成了文中试验班的最后一届学生。不久,连试验班的名称也取消了,一切都回到了原状。

      试验班虽然被取消了,但符芹英校长仍然坚持原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仍然坚持原来为试验班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严格的考核制度不变,如主要科目语、数、英年考【补考】一科不及格就要留级,留级两年就要退学。第一届试验班每班五十人,由于许多人留级,到初三时每个班只剩下三十多人。我初二时年考数学不及格,差点给留了级,后来补考及格,才过了关。

      尽管取消了试验班,但文中还是保留着没有试验班名称的试验班,第一届试验班初三毕业后考高中,文中把原来试验班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全部集中在3班,定名为尖子班,这个班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素质方面,都是全校最棒的。1977年恢复高考,这个班有17位同学参加考试,全部考上了大学。后来的第二届和第三届的试验班也照此办理。

      1964年是文中建校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有3位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如果不是政治大运动的突然爆发,这个原来试验班的3班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就肯定不止于3个人。

      文中试验班是文昌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但是,命运对他们是如此的不公平,突兀其来的政治斗争的漩涡把他们推向另外一个角落,使他们成为那个年代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一代。

      本文标题:试验班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232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