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站队2
一九六二年,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后来四清运动遍及全国,河南省也不例外。
一九六三年,在刘建勋主持下,省委向中央的报告中提出对基层干部采用“冼手洗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团结对敌”的方针,经毛泽东批转全国。
而在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还点名河南:“比如河南,上一次三级干部会议就说找不出阶级斗争,河南,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五个月没有搞,三级干部会议也开了,开了几次了,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也搞了,但是没有抓住重点,方法不对。”但在第二天,也许是毛泽东看了河南写给中央的报告,又对河南大加表扬,向全国推广。
一九六四年三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毛泽东南下巡视四清运动,对河南的稳妥做法表示肯定。
刘建勋说:“干部要洗温水澡,水太凉了不行,那样不严肃,就会马虎过关,但是水也不能太热,那样就会一烫一层皮。这个工作要细,要掌握原则。”
刘少奇在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于专列上与河南有关领导见面,严厉批评多数地方运动搞得不深不透,领导干部中存在严重的右倾思想:“一怕发动群众,二怕下去蹲点,这不仅是领导方法问题,而是能不能领导革命的问题,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的问题,是要不要领导革命的问题。”
“工作队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几百人搞一个公社,什么叫蹲点?过去你们那个蹲点不叫蹲点,不够标准,不及格。”
刘少奇在小范围讲话时,批评刘建勋,说他领导四清不得力,不称职。一九六五年初,陶铸叫人传达刘少奇对刘建勋的批评“社教运动决心不大和作风不民主。”刘建勋立即写出检讨信,并将自己的检讨信印发省委常委和各地委第一书记。刘后来说,那一段时间,到中央开会,他都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