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杂文评论凭栏论世
文章内容页

美德被蒙上了污垢

  • 作者: 梦幻王子A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6-10-30
  • 热度98905
  •       昨天是星期日,我和同学去商场买衣服,一个乞丐向我们走来乞求我们给他一点钱。我也就不加思索的给了他一元钱。因为我时常记着一句话“施以爱心,不图回报。”我同学却不同,他没有给那乞丐一分钱,反而还很气愤的说:“我见你们这样的乞丐见多了,想赚钱,用这种方式也太丢人了,我没有钱,你找别人要去吧!”之后我就便想到底该不该同情乞丐。
     
         记得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它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作者应电视台的邀请去拍一个游戏,游戏的内容就是作者要乘一辆公共汽车,票价是一元钱,作者要想办法借到这一元钱。在这次游戏中,作者一共向4个人借了钱,分别是:大伯、大妈、时髦小姐和小朋友。
     
        首先是向大伯借钱,大伯说:“你们这种人我见的多了,现在到我这借一元钱,转身又到别人那讨一元钱,一个月下来,你们的收入比我们的工资还高呢。可恶!”
     
        然后是慈祥的大妈,大妈说:“年轻人,我看你表面还像个知识分子,你应该干一些体面干净的事情,年轻人要学好,你路还长着呢,别一天到晚动歪脑筋。我现在可以给你一元钱,但我怕你以后明白了事理,要找后悔药吃时,你就会骂我,因为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心慈手软,才纵容了你的坠落。”
       
        再之后是时髦小姐,小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像受了惊似的满脸盯着作者。
       
        最后是一位小朋友,小朋友什么话也没说,马上从口袋了掏出一元钱给了作者。之后作者便问小朋友:“你为什么不问原由就给了我钱呢?”小朋友顺口就答:“因为你没钱乘车呀。老师说过,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篇文章反映了两个问题:
     
        ——从“借钱”现象分析:不劳而获,靠欺诈骗人的现象以司空见惯。
     
        ——从“社会”公德角度分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以逐渐在一些人中淡化。
     
        从这两个问题看,它又可以反映:由于社会的“欺诈”现象,(这种欺诈最可恶,欺骗人的同情心)传统的中华美德被蒙上了污垢。
     
        怎样使这层污垢抹掉又是我们所面对的问题。
     
     
     
     
     
     
     
     
       编辑点评: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怎样让善良的心不再被愚弄了!
     

      本文标题:美德被蒙上了污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6693.html

      • 评论
      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