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海天散文
文章内容页

为谁而战?

  • 作者: 西蜀山客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7-11-17
  • 热度111058
  •   二战时期,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异常惨烈,三百万巴蜀子弟开赴抗日第一线,六十万巴蜀儿女血染疆场,绝大多数未能马革裹尸还。他们为什么要去打仗?他们为谁而战?


      大而言之,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恒产;中而言之,是为了父母之邦;下而言之,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公而忘私者有之,但大多数人还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怕死是人类的天性,但为了父母妻儿,为了土地财产,男人们毫不犹豫地拿起了刀枪。


      《抓壮丁》里姜国富的儿子就不愿意当兵打仗,因为他家连一寸土地都没有,租的是李老栓家的土地,他没有可以保护的土地财产。有统计表明三百万川军只有百分之一是强迫抓走的。


      米国有个母亲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全部送到二战前线去打仗,一个月内有三个阵亡,弄得米国政府都不好意思了,赶紧派小分队把她家最后那个儿子找回来交给他母亲,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个叫瑞恩的大兵,可他却不愿意回去,他要坚守阵地。我想他保护的应该是国家赋予他的个人与家族利益,他知道战争如果失败,他和国家的利益都将丧失。


      孟子说:无恒产者无恒心。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保护私有产权,否则,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没有长久永恒的权利,那么人们就会没有创业创新和努力赚取财富的决心和恒心,只会鼓励短期行为、即时行乐,活一天算一天。一个国家如果对私人财产不予以保护,不让人有恒产,几年来一次平均,或通过革命强制平均产权,那么个人财产转移国外就成为可以理解的行为了。国家也不会长治久安。孟子所以成为圣人,是很有道理的。


      土地联产承包制之前,农民没有生产的积极性,磨洋工成为常态,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黄皮寡瘦的,家无余粮,食不果腹。土地承包后,吃饭已经不是问题了,但问题还是有的,因为土地不是自己的,只有五十年的使用权,所以农民并不太爱惜,他们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只留下自己家的口粮用农家肥精耕细作。


      过去城里的粪水可以买给农民,现在农民也要花钱对人畜粪便进行处理,粪便还田早已经成为过去。以前淘洗蔬菜至少要洗三次,现在一次就行,洗过后再泡一阵捞起就妥了。这都是化肥农药给懒人带来的福利。


      让老百姓有恒产,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哪用的着环保稽查,谁愿意破坏污染自己的财产?不信你试试看。中国老百姓有的是智慧,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人海战……环保稽查不过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前脚走他后脚就排放,跟老百姓捉迷藏,只有累死的份儿。


      自觉自愿地环保行动需要孟子说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他认为人们拥有恒产,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使他们“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到时候,一旦战争爆发,老百姓保卫国家就是在保卫自己的财产,战争动员号一旦吹响,征兵办公室人山人海……他们为谁而战?为自己而战!


      本文标题:为谁而战?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6857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