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似水年华
文章内容页

大食堂

  • 作者: 千海江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8-01-06
  • 热度103227
  •   1959年,全国农村都推行了“大食堂”政策,我们家乡也不例外。别的地方的“大食堂”办得怎样不知道,但在地处太行山脚下我们的豫北家乡,人们只要一提起那短短几年的“大食堂”生活,都会感到刻骨铭心。

      所谓“大食堂”,就是生产队将每家每户的锅都搜集到一起。劳动之余,全生产队的全体社员都集中在一块同吃一口锅里的饭。因此,“大食堂”也叫“大锅饭”。当时,很多人对这种形式感到不满意,但谁也不敢说个不对,都知道是上面的政策,谁敢违反上面的政策就是“反革命”。

      在全生产队上下都在收交锅碗瓢勺的同时,奶奶将一口小锅偷偷地藏了起来,以备在家给刚刚一岁的大哥烧口水喝或做点吃的,但有一天,她抱大哥出去玩时忘了关屋门,结果是被生产队的人搜走了。那时,在家带小孩儿的老人是不下地干活的。吃饭时,谁家有老人,就由谁给自家老人带饭吃。不管老人年龄大小,每顿饭是一个窝头和一勺苞谷粥。

      提起“大食堂”吃的饭,母亲说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母亲说,每当开饭时人人都可领到两个窝窝头。但窝窝头也有它的不同之处,秋天吃的窝窝头是用红薯叶、白菜叶、胡萝卜叶、白萝卜叶掺在一起,再拌点面粉做的;春天吃的窝窝头则是用榆树叶、槐树叶掺在一起,再拌点面粉做的。窝窝头所拌的面粉很独特,不像现在人们食用的面粉,是小麦或玉米加工的。在那个年代,做窝窝头的面粉大概有这么几种东西加工出来的,譬如,将玉米杆芯、河里挖出在太阳下晒干的蒲根及锅里炒焦的花生皮用石碾碾成粉,再掺上碾碎的榆树皮粉,加上水,和上各类菜叶,做成一个个窝窝头。现在的人谁也不会想到那年代做馍馍工序怎么会如此复杂!

      真难想象,这种窝窝头吃到嘴里会是什么味?

      但是,那时我们的家乡人就是吃的这个动西。给现在的年轻人说起这事儿,没有几个会相信。

      据说,当时我们村上的人们饿得将榆树皮都剥光吃了。因此,一到冬天,很多榆树就都因没有皮而活活死掉了。

      “大食堂”推行了两年半以后,实在是推行不下去了。于是,在这一年农历的二、三月份,生产队长终于说“谁想散伙的就散伙回家”,但竟还有不愿回家的,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愿意回家。因此,少数服从多数,“大食堂”历史从此结束了。

      本文标题:大食堂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7150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