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校园文学教师文艺
文章内容页

石若兰

  • 作者: 联合凤凰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8-05-14
  • 热度93926
  •   孟积发到江东省会宁江,参加由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全省中小学教育论文”比赛颁奖仪式。

      同行的还有南湖县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石若兰。

      石若兰是教研室的主任,与孟积发是老熟人。

      孟积发经常和石若兰在一起搞教研活动。

      石若兰是一个博雅女子。

      气质高雅,长相清秀,性格温婉。

      在一群女子当中,石若兰是不显眼的一位。

      但是,如若你稍一留神,就会发现,石若兰就有着不一样的气质。

      她是那种不显眼,却很耐看的一种女子。

      说话时,语调轻柔。

      孟积发很欣赏石若兰的性格。

      石若兰对孟积发,也是内心欣赏。

      二人志趣相投,所以也就惺惺相惜。

      石若兰对孟积发获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参加省里颁奖仪式,表示祝贺。

      石若兰道:“祝贺孟兄,能与你一起参加省里颁奖仪式,深感荣幸。”

      孟积发道:“我要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督促和鼓励。”

      石若兰道:“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谢谢你高抬我。”

      孟积发道:“我说的是真话,没有你的鼓励和督促,我哪能静下心来,写这些东西?”

      石若兰道:“知道政教处琐碎的事情多,但是你能坐下来,几年里面,写了那么多的文章,我还真佩服你。这给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孟积发笑道:“怎么就变成你夸我了?我要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你是不是会说都是我的辛勤和汗水换来的?”

      石若兰也笑道:“好了,不说那么多了。总之,祝贺你。”

      孟积发笑道:“感谢你”。

      二人话语不断,登上赴宁江的客车。

      石若兰是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尤其是学生阅读方面,做了自己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主持了省级课题,发表了几十篇研究论文。

      孟积发负责湖畔中学政教处工作,平时工作琐事多。活动多。

      但是,孟积发不忘初心,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大量阅读。

      同时,笔耕不辍。

      针对学生的管理,针对德育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孟积发写了不少文章。

      教学方面的的文章,相对少一些。

      所以这次能在江东省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是一件很有含金量的事情。

      这也是石若兰祝贺他的原因。

      只要是在一起搞活动,石若兰都会关心孟积发的教科研情况。

      孟积发感到汗颜。

      因为杂事多,所以平时如果没有写作。他就会主动检讨:“这一段时间,真的太忙了。迎接上级检查,外出参观学习,整理材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

      石若兰道:“我理解你的工作性质,但是,只要你自己心里有目标,时间总会挤出来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政教处主任是做不完的,如果你不干政教处主任了呢?你打算干什么?你还是要有自己的目标,把重心放在教科研上,而不是政教处的琐事上。”

      孟积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会好好消化的。”

      石若兰找出几个时下正流行的教科研热点,给孟积发。

      说道:“你可根据这些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做一些思考,写几篇论文。”

      孟积发感谢石若兰的关心和要求。

      工作之余,阅读时,孟积发关注到石若兰的微信朋友圈,了解一些动态。

      孟积发曾看到石若兰发过这样一个短文。

      “程千帆1978年1月15日写信给杨翊强:苏老泉二十七,你可能太老,但高适五十岁才学做诗,你就还小。千里之行,起于跬步,你难道现在不能够就开始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吗?我六十五,每天还干五小时哩。”

      孟积发还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深信举头三尺,湛湛青天,浩浩正气,必须心存敬畏。天地有眼,天地有知,天地有灵!正因有此坚信,才更有勇气!还有什么比‘老天在看着呢’更有力量的支持?!!”

      虽是片言只语,孟积发读来,却觉得唇齿留香。

      水滴石穿,这是何等的力量?

      春花秋月,这是事件的力量。

      石若兰柔弱如水,却具有令孟积发感到实实在在的力量。

      石若兰如春风轻拂,催动百花盛开,催动硕果累累。

      在孟积发看来,石若兰外表柔弱,内心却强大无比。

      孟积发能感受到石若兰的力量,一种需要的力量,一种性格的力量,一种内心强大的力量。

      车轮滚滚,树影闪动。

      宁江,政治文化商业的中心,表面的繁华,依靠背后力量的支撑。

      这个力量是什么?

      是导向的力量。

      是文化的力量。

      是开放思想,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带来的结果。

      省教育厅的教育宾馆,是石若兰和孟积发下榻的地方。

      来自江东省全省各地的获奖者,还有各个县市的教研员,都云集在此,参加教育论文颁奖的盛会。

      石若兰和孟积发填表登记,服务处发了材料,发了一个印有“江东省第八届中小学论文比赛”手提袋,发了一个U盘。

      房间是在八楼,石若兰和孟积发住的是隔壁,8806和8810。

      二人拿着房间钥匙,进房整理洗漱。

      坐在床上,孟积发拿出分发的材料,了解三天的会议安排。

      第二天是分为两项议程,第一是领导作报告。请的是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作报告。第二是省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专家作讲座。

      第三天上午是《江东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做专题演讲。

      下午是颁奖仪式。

      孟积发对教育的选择,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而不是自己因为理想,主动去挑战命运的安排。

      大学毕业的前一天晚上,原本要和同学去看电影的。

      不想,半路横插出来本班的同学黄蓉蓉。

      黄蓉蓉道:“积发,晚上有事吗?和我一起去看望程万里老师吧。”

      孟积发本想说晚上有事了,可当着黄蓉蓉的面,却没说出口。

      黄蓉蓉是毕业班的班长,孟积发是劳动委员,班委开会时,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班里事情。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是孟积发没有拒绝的原因。

      孟积发一直以来,对黄蓉蓉心生好感。

      这可能是暗恋式的一见钟情。

      这种好感,全班只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人就是对孟积发关爱有加的,视孟积发如兄弟的老二。

      老二姓武,在宿舍八个兄弟排行中,行列第二,兄弟都称他魏武老二。

      武老二性格直爽,具有侠义心肠。

      对待兄弟如手足。

      孟积发对黄蓉蓉得好感,被慧眼如炬的武老二看出来了。

      因为武老二发现,每次孟积发与黄蓉蓉相遇时,孟积发都面红耳赤,眼睛低垂。

      武老二发现孟积发的秘密后,每次只要遇到黄蓉蓉,武老二都给孟积发打气,道:“把头抬起来,大大方方,看过去。”

      孟积发面红耳赤,依然如故。

      不过,武老二提醒孟积发,“像黄蓉蓉这样的女孩子,你是齁不住的。”

      孟积发没有理解武老二的话的真实含义。

      孟积发陪同黄蓉蓉,一起去拜访程万里老师。

      程万里老师见到两位弟子,心里非常高兴。

      程万里老师是哲学的,是年轻人的导师。

      程万里老师给两位学生倒个水。

      黄蓉蓉道:“马上就要毕业了,对前途有3点迷惘,不知以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程万里道:“你提出的问题,也是好多毕业生十分关心的问题。”

      黄蓉蓉道。:“那该怎么办呢?程老师帮助我们指点迷津。

      程万里道:“也谈不上什么指点,针对大家的问题,我提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小城市不像大城市,资源丰富缺乏,文化氛围不好。紧靠自己的打拼,想在教育领域,闯出一片天,是不容易的。”

      “但是小城镇也有优势,如果选择从政的话,可能机会会比较多。”

      孟积发默默无语,听着程万里老师和黄蓉蓉说话。

      孟积发大学毕业时,还是个懵懂的人。

      他对社会了解的太少了。

      毕业以后,顺理成章成为一名教师。

      孟积发要考虑的,就是要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教好学生。

      对于社会的现实,他是一张白纸。

      黄蓉蓉,却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这是后话。

      从程万里老师出来,月光似水,校园静谧。

      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到校外活动了。

      孟积发和黄蓉蓉来到操场,边走边聊。

      孟积发想起了《春江花月夜》的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佳人有约,佳人相伴。

      孟积发只觉得佳期不是梦,只是希望时光不老,时间停留。

      孟积发道:“毕业以后怎么打算啊?”

      黄蓉蓉道:“还能怎么打算?先教书,以后怎么样,再说呗。”

      孟积发道:“你跟程万里老师谈那么多,有启发吗?”

      黄蓉蓉叹了口气,道:“收获挺大的。”

      黄蓉蓉没有解释哪些收获。

      孟积发也没有多问。

      黄蓉蓉道:“毕业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时光匆匆,一晃而过,真的这么快就毕业了。”

      孟积发道:“是的。过的真快,都如昨天一样,几年的时光,记忆着多少的欢乐与悲伤。”

      黄蓉蓉笑道:“其实要见面也不难。只要想见。”

      孟积发道:“你说的也是啊,只要想见,还有见不到的道理?”

      黄蓉蓉笑道:“毕业了,你想见我吗?”

      孟积发道:“见你干嘛?”

      孟积发见黄蓉蓉主动说出话题,有意不正面回答。

      黄蓉蓉道:“你就说,你想不想见我?”

      孟积发道:“你说呢?”

      黄蓉蓉道:“我问你呢。”

      孟积发道:“我记得仓央嘉措有一首诗,叫《你见或者不见我》,诗中写道,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黄蓉蓉道:“你真如诗中所说吗?”

      孟积发笑道:“以诗言志。”

      黄蓉蓉静立。

      望着孟积发。

      月光下的黄蓉蓉,似鲜花般俏丽。

      孟积发道:“怎么了?感动了?”

      黄蓉蓉轻声道:“我希望你能记住今晚说的话。”

      月光下,一条长长的影子。……

      孟积发招呼石若兰,晚餐的时间到了。

      用餐时,十人一桌,八菜二汤。

      边吃边聊,好不热闹。

      饭后无事,孟积发和石若兰各自回房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餐时,孟积发到餐厅时,发现石若兰已经在那里了。

      孟积发道:“好早。”

      石若兰道:“习惯早起。到时间就睡不着了。你怎样,睡得可好?”

      孟积发道:“我睡眠还不错。一觉到天明。”

      石若兰道:“今天早餐还不错。快点吃饭吧。”

      孟积发刚起身,并没有多少饮食的欲望。

      石若兰道:“你这个习惯可不好。早餐营养最重要了。一天的营养,晚餐应该占一半。没听说过早餐是皇帝,午餐是大臣,晚餐是乞丐吗?”

      在石若兰的催促下,孟积发多吃了一半的饭。

      上午是省教研室主任作报告。

      把江东省教研室前一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又把新一年的工作,做了一个计划。

      接下来是讲座,关于课题研究的。

      第二天,上午是颁奖。

      孟积发很高兴,拿着奖状,就去找石若兰。

      石若兰看见孟积发兴奋的神态,也替他高兴。

      下午的的计划稍改变,所有与会者拍照留念。

      原定晚上结束的会议,提前到下午结束。


      本文标题:石若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7988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