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匠心

  • 作者: 散文诗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214
  • 四川中江中学/逍 遥

      想把一口因生锈而出现漏洞的铁锅补成新生活,需要补锅匠一双灵巧的手和一张皱纹舒展的脸。你看,斑驳而苍凉的乡村,补锅匠不避风雨,敲锈、钻眼、贴钉,为日子补漏,为生活补漏,为缺憾补漏。补锅匠补漏爱情的时候,把自己补成了院墙边满脸沧桑的树桩。

      但他,也把那些漏洞,补成了笑脸,补成了春天,补成了传统美德。永不磨灭的一声吆喝:“补——锅啊!”村前村后,都在回荡,像乡音,让水波微澜。

      补锅匠,比乡村的巧手媳妇还要巧!他用粗糙的手,将乡村,补成了细腻的蓝天。

      天籁,无限!

      而时代激进,补锅匠又将自己补进了历史的旮旯里,让乡村怀念。

      

      浇上水,将泥巴反复踩和、翻转、揉捏,驯良的泥巴,就开始“听取蛙声一片”。

      朴素得掉渣的泥巴,在泥瓦匠的手中奏出生活乐章的时候,乡村,就有了遮风挡雨的瓦房,让人仰望。日子,也在这仰望里传承,一代又一代。

      白雪和阳光,是泥瓦们除风祛湿的药膏屋檐水,是泥瓦匠长长的念想。

      至高无上啊,我的泥瓦!是泥瓦匠心中的春花。

      温婉的灯盏,在泥瓦的庇护下照亮生活照亮母亲蓬松的身段……

      如今,已不被人记起的泥瓦匠,还隐居在日子里,与泥瓦,相看两不厌……

      

      土匠是筑泥墙的。一副墙板走天下,扎紧一板泥墙,就平息了泥土里的风浪与苍茫。

      墙锤,节奏着日子。

      “咚咚咚咚……”的筑墙声响彻乡村!

      如此,土墙就一板一板,稳如泰山!

      站在土墙最高处的土匠,如泰山顶上一棵松!

      规规矩矩的泥墙,承载起房梁泥瓦后,生活就有了归属。

      日子,如梳。

      其实,能将质朴的泥土玩得精彩和精致的,都叫土匠。

      

      让一副蓬头垢面重返青春或娇艳,是剃头匠一生的心愿。

      在乡村,任何能放一张板凳的地方,都是剃头匠的工场。一个锑锅,在三个石头上,燃起热情;一张凳子,在平整的心态下,请你坐下。剃刀就是一弯新月,也是一张笑脸,将你的浮云抹去,将冗长的黑夜剃掉。剃头匠的日子,全部是敞亮的白天!

      人生漫长,剃头匠走乡串巷,剃头修面,人人都是经过他修改润色的好文章。

      

      熬漆。掺胶。漆匠的清晨,红如朝阳。

      在我的心目中,乡村的漆匠都是鲜红的柿子。 “红”花床、“红”柜子、“红”桌椅板凳……全带喜气!

      当迎亲的队伍随着声声唢呐,走向生活的高处时,漆匠的技艺便是男婚女嫁的人家红红的脸面,霞光万丈……

      打开春天,鞭炮声里,朴素的村庄,娇若红晕……

      

      錾凿、锤敲、二锤砸,大锤劈出闪电来!

      柔软的石匠,敢于跟坚硬的石头叫板,连日头也要被他的号子喝来唤去!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和意志,更是一种勇气。勇气是石匠最坚硬的圣歌,摧枯,拉朽!

      在乡村,你听到石头开花的声音从深山传来,一定是石匠驯服了石头的兽性,正给它换装、剃度嘞。

      然后,石头又被石匠赶着,走进了生活活出了花样,还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匠啊,你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而不朽的石头却没有给石匠留下一行闪亮的文字!却是为何?

      当石头忏悔的时候,石匠却淡然一笑,回到祖先与姓氏的沧海,闭门谢客。

      

      最艺术的匠人!

      搂着几片竹篾跳舞,却跳出了花样:篾扇、篾篓、箩筐、提篼……都是篾匠的孩子,都有艺术细胞,都能上“星光大道”或“春晚”。

      而且,看得大人、小孩都惊慕不已,又爱不释手!美丽的梦,全由他编织!

      再说那把刀,厚厚的口子能花出薄如纸张的篾片,除了巧,难道没有慧根?

      艺术的羽翼漫天飞舞,像他的灵魂,在飞扬……

      梦里,那些流淌在清水江的美丽传说,在侗家人的一曲大歌中苏醒过来。江水滔滔,回荡在戏台里的歌谣,穿越了我的容颜。岁月退回那个影子紧跟着影子的山寨。半山坡上

      本文标题:匠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0700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