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校园
文章内容页

熬出腊月里的甜

  • 作者: 意林·少年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192
  • 徐立新

      腊月的一个冬日,天刚亮,我们兄妹三人就已经开始洗红薯了。一筐又一筐的红薯,要全部洗净,再帮父母熬出一锅锅红薯糖稀来,这是那几天我们共同的任务,父亲说,谁也不许袖手旁观。

      洗净的红薯,被母亲分批次地码进好几口大铁锅中,等红薯煮熟了,用锅铲将它们一 一捣碎,碾压成泥状。接下来是淘筛薯浆,先将一瓢红薯泥舀入纱布中,再舀几瓢水,反复淘洗,让红薯泥在纱布里翻来覆去,薯浆便从纱布的细孔里,一点点地渗漏到下面的缸中。

      等淘筛结束,熬糖稀才算真正开始。母亲将缸里的薯浆倒入铁锅中,架上柴火,开始熬煮,我们几个则负责在锅洞旁添柴加火。

      当薯浆在锅里沸腾了,改用文火,好将锅里的水分慢慢蒸发掉。等水分熬去了三分之一,便有了甜味。

      到晚上九十点,熬煮的工序才能结束。接着,母亲倒入麦芽,用勺子反复在锅里搅动,一勺勺舀过头顶再倒下,等看到糖水连成一条条稠稠的丝,说明熬成了。

      在经历了十多个小时漫长的熬制后,红里透白,细腻绵柔的浓稠糖稀,终于出锅了,此时的它是最甜的。

      母亲小心翼翼地把熬好的糖稀,一勺勺舀进一个个瓦罐中,阴藏几天后,再将它们拿去镇上卖。

      粘在锅底的糖稀,是很难舀净的,母亲就用它们来做又脆又香的糖果子:將事先炒好的炒米倒入锅中,搅拌,糖稀有很强的黏性,靠着这股黏性,再用手将炒米揉成一个个鹅蛋大小的圆球,就是我们最喜欢吃的糖果了。吃下几个,睡觉后,梦里都是甜的。

      等到糖果吃完了,也到了腊月二十七八。母亲会将专门留下来的糖稀取出来,用它来做更多、品类更丰富的糖果子,也是我们过年时最不可缺少的零食。

      熬糖稀的那几天虽很苦,活儿很多,可我很高兴,因为严格的父亲在,慈祥的母亲在,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们也在,日子虽艰难,但父母带领我们一起,把过年前的冬日忙活得温暖如火,给我的一生留下了最甜的记忆!

      离萧天摘自《辽宁青年》

      本文标题:熬出腊月里的甜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8123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