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9月20日,昨天刚看完《血色浪漫》,内心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震撼和触动。原来在省公安厅工作时,我的一位老领导名字叫李跃民,辽宁人,为人也很好!看完此书后,对于钟跃民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是不是叫跃民的人都会有些故事呢,这个我不得而知,但这本书…[浏览全文][赞一下]
海是美的!海的美丽在于他博大的胸怀和宽广包容的世界!在于他辽阔无边可以极目楚天舒和他那深蓝色的皮肤。记得第一次见到海的时候,放眼望去,辽阔的海空一望无涯,天际处碧空万里,天连着水,水接连着天!当海跃入我眼帘的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深处的那个拐弯的地方仿佛被一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的案头,有一册释印严法师主编的《佛教圣地妙峰山》杂志和他的一组书画作品影件。杂志封三,刊印有释印严法师的四幅人物画,而影件则为四幅花鸟作品。听朋友介绍,释印严法师的画远近闻名,达官贵人,黎民百姓,皆以求得一幅释印严法师的墨宝为荣。独坐书斋,静神读画,心头…[浏览全文][赞一下]
手机的墙纸(外一篇)手机的墙纸设什么为好呢?用来提醒自己,那些座右铭之类的。是不是人到中年,如何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年轻时,听老人教诲,在书报间谦虚的学习,思考人生,谨慎地向前。人到中年,甚至老而垂暮,还不能独立不能自己走路吗?需要朋友吗?几天前,也许北京还…[浏览全文][赞一下]
独自芬芳在一次采访途中偶然发现野地里随意生长着一种野花,叶柄顶端硕大的圆球长满了软刺,像即将吹爆的气球,充斥着满满的能量,周围全是性感的味道。当荷尔蒙澎湃、激情喷涌,绽放出淡紫与玫红相恋交融后的艳丽花朵,在绿草丛中开的生机勃勃。虽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网恋、油菜花、黄土高坡!四月的秦岭大地,天昏云低,片片麦苗翠绿,却也难以遮饰这片沟岭的惨淡与昏黄。大片的土坡展现在你的视野里,就像夏日里艳阳下的西北汉子,裸露光光的脊梁,黝黑、强健,富有一种土性的野气。汽车行驶在起伏的山路上,思绪颇多,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该…[浏览全文][赞一下]
母亲老了,变得小心翼翼了。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很好的继承了外公勤俭持家,小富且安的优良传统。城里人喜欢把赚来的钱用作投资,用作炒股。而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更喜欢把钱存起来,存到农村信用社里,缝到被子里,或者塞到不穿的鞋子里。存钱必须是红皮的存折,上面清…[浏览全文][赞一下]
少年时的那双鞋,只试穿过一只脚的解放鞋,作为弃物,被我攀上白杨树小心地放到了村西口大队部的后屋瓦上,为的是上学跟放学路上能看到它。一个乡间穷娃,唯一没穿过的一双新鞋,就这样赋闲于屋顶。——它救过我的命。那年我11岁,患上了黄胆肝炎,每天要往屁股上注射B12…[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1912年元月1日开始,农历的“元旦”改叫“春节”。然而阳历的新年纵使是今天,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也是没法和阴历新年相提并论的。“胡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记忆中的童谣就是我对年的最初印象和盼望。胡萝卜上市的季节,就离过年不远了。因为儿时家里比较穷…[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这个夏季阳光猛烈,时而下起雨来。那天我几经周折才来到了广州有名的小吃街,那天我也辛苦地走到了体育西的萨日娜,并且逛了对面的百佳。这两天,我心里很平静,也有一点点的满足。吃了西关著名的小吃:赖粉、马蹄冻、凌记的云吞和三色猪肠粉、还有地道的艇仔粥。行动极…[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假期里,我习惯每天早上读一首诗,平和的文字会让焦躁不安的心温柔下来。这样单调的日子,其实只要你愿意,依然可以活成诗。可是啊,外面的世界花花又绿绿,荣华富贵飞呀飞,又有多少人骚动不安,蠢蠢欲动?一首诗可能不足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那么一本书呢…[浏览全文][赞一下]
偶然之间听得一首叫《最后的莫西干人》的曲子,初听时就被其特殊的乐器演奏以及人声的悲鸣所吸引,反复听之,又为其民族之不幸而悲叹。然细细思之,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又何曾少过?拜读古籍,翻阅近史,中华历史长卷上却鲜有诉说民族苦难的文学作品留影,这是为何?犹太人有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早晨似乎听到了雨声,整日的无聊,手机屏幕上的字好像都模糊不清了,不知不觉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才几分钟,怎么就漫天飞花了呢?从五楼向下看雪,我还是第一次,是飞扬的纸屑吗?还是撕碎了的云朵?有诗说那是千树万树的梨花,但我看到的,何止成千累万…[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种惩罚叫“闲着”平淡而单调的生活厌烦了,天天陷在工作事务中,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借助节日能多歇几天。记得有个相声,说每周开始实行的双休制。甲说,现在好了,一周可以干五天休息两天了。乙接着说,要是干两天休息五天该多好啊。大概“闲着”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不经意…[浏览全文][赞一下]
1老江同志又要出书了,这是他近几年的所出版的第五部个人文集。我惊奇于他的壮举与速度。据说,犹太人把出书作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之一,而我国有一位房地产商也著文说过,他这一辈子的成功就是盖一些好房子,写一部好书。由此看来,老江同志是大有成功之本了,可喜可贺!2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经过数年的积淀,刘汀龙先生的专著《流年小悟——人生处世哲学随笔》终于要面世了,可喜可贺。应该说,对于这部书的出版,我有比其他读者更为深厚的感情。因为这部书的缘起是我与汀龙先生从接触、相识到思想不断碰撞的结果。所以,当这部书稿即将付梓的时候,我定下了这样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去年开始,家里人每年选择一个城市过年,这是孩子们的主意。我曾坚决反对,我对女儿说:“为什么不在咱们东北老家过年”?女儿说:“爸爸妈妈在哪儿,哪就是家,我们一起在其它城市相聚,那也是家人团圆哦,我们又不用非得回去看东北的老房子”。想想也是,女儿18岁便离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今年的这个年,这个春节,越走越远,渐渐地成为了过去,成为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痛和难忘的一篇。翻开记忆的日记本,那发黄的扉页上记载着的往年的春节,更多的是留在众多人印象中的是那与家人一起团聚,一起热闹,一起分享和一起快乐的日子;看着春晚的节目,搓…[浏览全文][赞一下]
???不知不觉来温泉已经十几年了,给朋友们说起我的县城总是很骄傲,一是我的小城是全国唯一用温泉而命名的县城;二是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总是看到繁华着的匆忙,浮躁而我行我素的表情让人漠然,只有温泉如小家碧玉,不卑不亢,宁静而贤淑如一处子,静静地花开花落。回到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平房大院,房子不大,是个筒子屋。一进门是灶台,旁边一个风匣,灶台上面是一个暗红色的碗架柜,这是祖母和母亲做饭的地方。往里进是一个过堂的小屋,仅有一铺小炕,是祖母和哥哥住的屋。再往里就是父母亲和我居住的稍大一些的屋子。我们祖孙三代,过着普…[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