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444259
    2021-02-13
  •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老君滩滩险观察记实-4为了协助船员们尽快改善生活,凌时人和我磋商后决定,由我带着徐瑞虎船长到老君滩山上的小村镇里买点猪肉回来打牙祭,走的时候,徐船长还带了位年青人同行,大家都揹了个大背篓,希望能多买点吃…[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1293
    2021-02-13
  •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老君滩滩险观察记实-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们仨人艰苦跋涉终于目睹老君滩的真容后,心里面真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我望着奔腾咆啸的老君滩,沉浸在如何进一步开展观察工作的思绪中。看见我冥思苦想的模样,那位彝族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1060
    2021-02-13
  •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老君滩滩险观察记实-2在大木船上住了一宿,由于从会东县城出发后连续奔波了好几天,实在是太累了,当徐瑞虎船长把我俩喊醒后,我俩走出船舱一看,太阳都快晒到屁股了。早歺的伙食很简单,稀饭加咸菜,一点新鲜蔬菜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220
    2021-02-13
  •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老君滩滩险观察记实-1会理县城是四川凉山彛族自治州南部重镇,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古城。会理县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经济重镇,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6700
    2021-02-13
  •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一节奔赴金沙江—2回到学校以后,红楼水62-2,水62-1班敎室里显得特别热闹,两个班的同学经常聚会,我们班的同学还不时到对面山上的青楼看望冶金学院的老同学。我还记得有位冶金学院的老同学名刘海玉,是位革命干部子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2362
    2021-02-13
  •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一节奔赴金沙江—11965年4月中旬,重庆交通学院党委向水港系水62-2,水62-1班的学生传达了交通部领导指示精神,要求同学们作好准备隨时听从党召唤,奔赴金沙江参加431工程建设。从第二天开始,老师和同学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1476
    2021-02-12
  • 当你暮年,昏昏然自不必说。倘若还算清醒,就免不了会回首往事,回顾看到你自己人生结下的好的果实,也许是在儿时的生活土壤里,能找到那时播下的幼小的良种;如有苦果,也许是那时埋下了邪恶的种子。人生重要的是,在好与坏种子的发芽生长过程中怎样培育与抑制。这种培育和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44348
    2021-02-12
  • 恶魔的诱惑在北京造反派五大领袖中,有一个人的名气也不小,他就是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的头头韩爱晶。一九六六年六月,一场文化大革命骤然而至。韩爱晶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卷入了这场以革命的名义发动,以非常的方式进行的政治运动。他从炮打司令部的硝烟中仿佛看到了命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3141
    2021-02-10
  • “乱世”枭雄蒯大富是文化大革命中国政治舞台上骤然升起的一个政治灾星。他与北京大学的聂元梓、北航的韩爱晶、北师大的谭厚兰、北地的王大宾统称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领袖,是一个“乱世”枭雄。当北京大学的聂元梓等人贴出第一张所谓的“马列主义大字报”后,清华大学的学生蒯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1/433145
    2021-02-10
  •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正如远古人类神话中浑沌地认为,天地的起源是浑沌的,没人弄得清楚一样,我对于我的祖先、先辈们的认知,甚至对社会的认知也是“浑沌”的。金属冷兵器之前,靠徒手棍棒打天下,其家族氏族的繁衍联系至关重要,虽秦皇汉武也唯留塚茔,但商周后金属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0694
    2021-02-09
  • 老佛爷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晚上八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放了聂元梓的大字报,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聂元梓成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后来毛主席还把她称为“老佛爷”。一九六三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一九六五年,城市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0538
    2021-02-09
  • 八、啊!文中人詹老师退而不休,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直到2002年,他的工作由别人接替,他才真正退了下来。退休后,詹老师一家住在文中东边三室一厅的套房里,跟两个孙子住在一起。詹老师和阿花嫂堪称模范夫妻。几十年来,他俩相敬如宾,恩恩爱爱,形影不离。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27437
    2021-02-09
  • 七、退而不休光阴如箭,十多年一闪就过去了。2000年,詹老师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很快办妥了退休的手续,感到一身轻松,心情愉快。他想,从今以后,可以一心娱子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了。一天上午,詹老师走向校长办公室,准备向潘校长交班。刚走进门口,潘校长立马站起来,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27702
    2021-02-09
  • 六、不搞特殊詹老师的孩子读书很用功,几年后三个孩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学。大儿子詹道英1994年江西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文昌华侨中学任教,两个弟弟也在海口工作。孩子们很争气,都找到了好的工作,家庭的困境立刻得到了改变。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詹老师的家显得冷清起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0913
    2021-02-09
  • 五、生活简朴1984年底,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詹老师一家人迁来文昌中学。当时文中教师住房非常紧张,一般教师只能住一间小平房,厨房还得自己搭建,詹老师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简陋的小平房里。詹老师一家人搬到文中后,他的爱人一时找不到工作,三个孩子正在读书,全家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1067
    2021-02-09
  • 四、委任重担詹尊沔老师象他父亲一样,做人诚实,克己奉公,在文中人的心目中,他的口碑一直很好。1984年,潘正结校长把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委托他,叫他负责收存海外侨胞赞助的“奖教基金”。这个“奖教基金会”是由文昌的海外华侨自发建立起来的,它的目的是筹集资金,奖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7316
    2021-02-09
  • 她砸了孔庙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北京造反派几名闯将: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人们注意到,除了押赴所在地湖北审理的王大宾外,当年造反的五大领袖中,维独谭厚兰没有受到刑事处分。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毛主席接见了红卫兵,红卫兵运动兴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6673
    2021-02-09
  • 三、调进文中1983年,文昌中学的邹福如校长和潘正结副校长偶然得知,县一小的教导主任詹尊沔是詹行炫老先辈的儿子,决定聘请他到文中工作。当时詹老师的大儿子快要读初中了,能调来文中工作也合算:将来三个孩子都能来文中读书。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接受了两位校长的邀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7841
    2021-02-09
  • 二、教书生涯詹尊沔先生出身耕读世家,家境并不是太好。他早年毕业于文昌师范学校,分配到文昌县第一小学任教。詹老师在教学上是多面手,语文算术都能上得好。两年后,他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成绩突出,学校安排他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学区组织的期末统考中,他班的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36940
    2021-02-09
  • 文中人一、两尊铜像每天早晨和傍晚,在文昌中学校园里,人们常看见两位老人在散步,不管刮风下雨,从不断间,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必修课。阿公有八十多岁,个子很高,头发花白,不配得上鹤发童颜,倒也精神抖擞,步履轻盈,脸部的轮郭很象校园中竖立的两个铜像中的一个人。阿婆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