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年刊)2011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上海市,由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资助旨在推进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之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主要关注中国散佚而存诸国外的文学史料,且适当提供各国研究之最新理论和动向。
文集访问量: 1733 次
音乐列表
山口敦史(劉芳亮譯)一、《金剛般若經集驗記》與《日本靈異記》弘仁年間成書的《日本靈異記》受到海外典籍的影響,這一點已爲諸多有識者所指出。在這些典籍中,《冥報記》和《金剛般若經集驗記》最值得注意,因爲《日本靈異記》上卷序文中提到了這兩部書。昔漢地造...
荒木優也(勾艷軍譯)一、前言“鏡”反映着事物的真實,這一民間信仰現今依然廣爲人知。在古典文學中,映照在“鏡”中的“影”,很多時候都具有特殊含義。在《影的古代》一書中,犬飼公之對“影”進行了系統考察:影、面影這些景,不是人的眼睛能夠看到的實景。或者...
鈴木道代(張逸農譯)一、前言《萬葉集》卷一七·三九九一—三九九二歌收載有大伴家持的題爲《游覽布勢水海賦一首並短歌》之作。這一長、短歌被列爲家持作品中代表性的《越中三賦》之一,加上與其相關聯的大伴池主的敬和賦二歌群,又構成所謂《越中五賦》。另該歌爲...
大谷步(勾艷軍譯)一、前言在中華文明圈,誕生了以漢字爲中心的古代東亞文化。中國周邊國家包括古代日本、韓國、越南等,這些國家雖然以漢字爲主體,但同時也模仿漢字來發展本國語言,從而創造出新的本國文化,由此也就形成了有别於漢詩的運用本國語言寫作的“歌”...
曹咏梅一、引子《萬葉集》卷四“相聞”一部中收録湯原王與娘子的一組贈答歌(卷四·六三一—六四二),共12首,題詞及和歌羅列如下:湯原王贈娘子歌二首人啊,這般冷淡淡;家路如此遠,不會晤,竟譴返。(六三一)眼可見,手不能攀;直如月中桂,阿妹怎得全。(六...
辰巳正明(張逸農譯)一、緒論樂府是中國漢代管理、採集各地民間歌謡的機構,其所收集的歌曲亦被稱作樂府。《漢書·藝文志》(卷三十)有“自孝武立樂府而採歌謡,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觀風俗,知厚薄云”。據此可知樂府設置於西漢...
王勇日藏漢籍寫本主要是指日本所藏的漢籍寫本文獻,其中既包括從中國傳入的早期寫本,也包括日本人根據中國早期寫本抄寫的漢籍文獻。這些文獻的書寫特點是,保留了大量漢文俗體字、異體字,同時還往往有大量日本學者的訓點符號,以及注解文字。自日藏漢籍文獻爲國内...
鮑國華彙校説明《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是魯迅於1927年7月23日、26日在國民黨政府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廣州夏期學術演講會上所作演講的記録,最初以記録稿的形式刊於1927年8月11日、12日、13日、15日、16日、17日廣州《民國日...
山田孝雄(徐川譯)千載佳句(珍書同好會本)本書的撰寫者大江維時是音人之孫,匡衡的祖父。六十七歲時於村上天皇的御宇應和三年薨逝。歷任文章博士、大學頭、東宫學士,官至從三位中納言。此書最後寫有“前江那言維時撰之”,由此可推斷是維時所撰。且書中其他撰者...
于永梅一、引言《本朝文粹》是日本平安時代仿照我國《唐文粹》編撰的漢文經典選集,完成於11世紀中葉,其在文學史與思想史上的地位近似於我國《文選》,是日本古代最具代表意義的漢文學總集,是研究我國文學在日本傳播與影響的重要資料。要想弄清一部傳世文獻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