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50 次
音乐列表
摘要:此文是金耀基为主题“五四百年与中国现代美育发展”而准备的讲话稿。2019年4月30日下午,金耀基与刘再复在香港中环对谈。文中谈及他回眸“五四”时对中国科学与美学的看法。关键词:金耀基;2019讲稿;“五四”;科学;美学;新文化中图分类号:I...
香港文学界某些人对我的攻讦,一点也不亚于台湾文坛(参见《台湾文坛对大陆“双古”的批判述评》,《世界华文学论坛,2019年第1期》),如1996年2月出版的《华夏诗报》报道“省港澳作家联谊会”上,有人“揭露”我拿了3万港元为香港诗人王一桃写赏析,其...
卜杭宾摘要:相较于石黑一雄、奈保尔、汤亭亭等少数族裔作家,英国当代华裔作家毛翔青其人其书在中国的流播不免显得冷清落寞。20世纪90年代,港台地区最早开始向华语世界介绍毛翔青,相关文章散见于一些纯文学杂志。进入千禧年后,香港学者何漪涟所著《毛翔青》...
欧婧摘要:明朝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日本江户时代上田秋成撰写的《雨月物语·蛇性之淫》,这两个同时以“蛇妖”为情节主线的小说文本,在情节、形象等要素上呈现出了诸多相似与差异性,体现了中国文学向日本传播,并施加影响的过程。运用“...
魏琳摘要:本文以庞德的旋涡主义思想为中心,从理论层面分析由包括语言、文字、文学、绘画在内的中国文化内容形成的华夏旋涡给他带来的深刻影响。庞德从意象主义至旋涡主义的思想发展伴随着如下几方面因素:他同英国旋涡派视觉艺术家们的交往以及为之作出的理论贡献...
龚刚摘要:木心的《豹变》作为短篇循环体小说,类似海明威的《在我们的时代》(InOurTime)。木心为何要从写于不同时期的众多作品中抽出这16篇,并按照现在的顺序构建为一个整体?撇开先锋叙事、断裂原则(theprincipleofdisconti...
杨超高摘要:严歌苓小说《芳华》有明显的身体书写的特征,对身体之形、身体动作、身体感觉有特别细腻的描写。小说注重从身体的角度去写那一群人和那一个时代,由此谱写出别样的青春面貌,又隐喻了对时代政治的反思,并表达出人性的深刻性与复杂性,因而显示出《芳华...
盖建平摘要:本文以“母亲之死”为关联点,由汤亭亭《华人:金山勇士》之《造就更多美国人》一章切入,从移民身份认同之“构造”的层面解读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分析20世纪中期华人移民纠结于“做中国人还是做美国人”的文化心理困境。关键词:汤亭亭;白先勇...
计红芳摘要:旅比作家谢凌洁长篇小说《双桅船》有着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作者立足于欧洲民众战后生活的审视和反思,从而展开对战争、正义、和平、历史、政权、人性、命运、身份等的哲学思考,最终抵达人类灵魂深处的忏悔、宽恕、救赎的宗教层面。小说中...
曾小月摘要: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在其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对长江重庆段展开了详尽叙事。作家始终以长江与自我的对话关系为主要线索,完成了对自我个体和生命整体的深刻讨论。论文从“长江”叙事的展开方式、“长江”叙事的文学意义以及“长江”叙事的生成原因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