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66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秋梓
  • 孟冰
  • 木木成舟
  • 藍光雨
  • 宋家园
  • 孤树

张丽凤摘要:莫言新作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我创作的进一步推进,是其“艺术辩证法”的第三个阶段“把自己当自己写、把自己当罪人写”的实践。这一实践不仅发展了莫言以往以对立姿态建构对话的努力,还在实践中以本民族文化精神为基础真正地完成了对话。莫言新作...

浏览全文 阅读(28745)

程国君许珍摘要:陈瑞琳用游记记录自己的行旅生活、文化发现与惊诧,用散文的方式追寻自己的文化理想,书写了一篇篇精美的别具思想内涵的游记散文,深化了现代游记散文的新内涵。关键词:陈瑞琳;游记散文;思想内涵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浏览全文 阅读(28715)

摘要:《爱情忏悔录》这一长篇虚构文本,不但形象地展现“情是何物”,而且试图给中国人纠结万端的爱情提供终极性解决方案。在深刻性和超越性上,它胜过了中国大多数主题近似的小说。关键词:融融;小说;爱情忏悔录;刘荒田;短评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

浏览全文 阅读(28706)

闫海田张孝雨摘要:历史的重大问题落到个人的身上,即会产生无数种“个人化”的“历史细节”。1950年代后,“统战”这样的重大国家政策,在罗孚、张千帆等这些个体生命里,无非只是为“广交友朋”提供便捷而已。事实上,“左”与“右”的划分与判断,从来都不可...

浏览全文 阅读(28670)

李贵成摘要:香港作家钟晓阳自幼深受《红楼梦》影响,其创作在语言风格、人物塑造、意境经营、哲理思考等方面均可见《红楼梦》的痕迹。《遗恨传奇》是钟晓阳继《停车暂借问》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尤其体现了作家的“红楼情结”。《红楼梦》与《遗恨传奇》都在梦境叙...

浏览全文 阅读(28692)
消费时代的香港诗意 2023-11-09 08:48

余文翰摘要:本文以“消费时代”建立区间描绘上世纪70年代以降香港新诗的发展。自70年代起香港渐成文学写作中的“母体”,一方面城市与文学、作家的命运彼此融汇,另一方面“我城”也开始成为作家写作、思考的命题。就香港新诗而言,它表现出了“母体”与“离散...

浏览全文 阅读(28671)

吴心越摘要:本文将社会学评论与文学评论相结合,探讨了陈映真小说中“故乡”之意涵的变化,并分析了陈映真在其中寄予的个人情感、文化想象和社会历史思考。文章指出,只有将其文学书写放回台湾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脉络中,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陈映真的社会关怀和替代性...

浏览全文 阅读(28668)

肖宝凤摘要:陈映真与刘大任是台湾岛内左翼群体与海外保钓左派中极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他们的思想在早期有很大的一致性,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则有很多微妙的差异,但一些基本的关切是相通的。刘大任的小说多有映射陈映真,一些散文和评论亦与陈映真的观点形成对...

浏览全文 阅读(28682)

李勇摘要:20世纪60年代之后,台湾左翼乡土文学经历了一个重振、衰落、复苏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台湾左翼乡土文学“旗帜”和代表性作家的陈映真,其人道主义立场、社会历史分析能力以及他对这二者的完美结合都对当代大陆作家有极大的启示。陈映真的精...

浏览全文 阅读(28612)

潘雯摘要:在谋求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重温林涧教授于2004-2008年间开发的“美国华人文学跨国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很有当代意义。林涧对美国后现代文学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理论,早期代表作为英语专著《柏拉图流派的情爱小说:菲尔丁、福克纳与后现代小说家》(...

浏览全文 阅读(2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