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54 次
音乐列表
陈舒劼摘要:台湾“六年级”作家的儿童叙述是中华文化传统与分离主义观念在文本中冲突的重要表现领域。这些小说多将未成年人的活动置于鬼气萧森、又如梦境般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这批小说的儿童叙述,在突出其叙述内容的反叛性、阴郁性、模糊性之时,又强调其美学...
郑媛摘要:对于成长于日本殖民深化的上世纪30年代的台湾跨语作家一代,国族叙事无疑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一部分。在跨语作家的前期创作中,他们多以反日、抗日的反殖民书写表达民族立场——对“汉人本位”的中国的认同。然而,这样鲜明的反殖立场与国族认同,解严之...
计璧瑞摘要:本文借用文化记忆理论关于记忆书写的功能、记忆对身份认同的建构、记忆与历史叙事的关系等论述,对重要回忆录文本《回忆录四部曲》和《巨流河》做出探讨。论文分为两部分,首先分析文本记忆书写的动机和功能,将其概括为寻求意义和治愈创伤。具体表现为...
倪立秋摘要:《伤痕》发表的40年,既是“伤痕文学”的40年,也是“文革”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40年,还是卢新华步入文坛、进入文学史的40年,这段40年的历史,不管是对卢新华本人,还是对“伤痕文学”和中国新时期文学,无疑都意义重大。在卢新华的人生履历...
庄园摘要:卢新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两类,小说和文化随笔。小说是重头戏,他的小说总共有21篇(部),全部是当代题材,其创作手法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前20年和后20年呈现了不同的叙事风格,根本的原因在于卢新华的出国经历。他的小说中只有中篇《细节》是完全聚...
钱虹摘要:卢新华是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从1978年发表《伤痕》以来,至今已发表、出版短篇和中长篇小说数十篇(部)、随笔集二部。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除了《伤痕》外,还有《紫禁女》《伤魂》《财富如水》《三本书主义》等。虽然其身份经历了从中国知名作家到美籍...
摘要:本文是著名欧华作家赵淑侠对学术新秀陈秀端的博士论文《文化与性别:赵淑侠的书写维度》的读后感。关键词:赵淑侠;读后感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3-0019-03大约是七八年前,我开始用计算机,虽然...
刘再复白先勇摘要:本文是对刘再复和白先勇2019年3月21日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厅对谈《红楼梦》的记录。本刊全球首发。内容包括刘再复介绍“白先勇是谁”;刘再复和白先勇对《红楼梦》的相同认识,他们都认为后40回写得好,白先勇甚至认为后40回也是曹雪芹...
李青鲁修红摘要:在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重新定义和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7年的国内高校美国华裔文学340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论文的逐年发表数量、研究的作家及作品、研究范围和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
摘要:2019年1月18日下午,本刊常务副主编庄园在香港理工大学演讲,题目为《个人的存在与拯救——高行健小说论》。此文是演讲词,有删节。关键词:高行健研究;演讲词;香港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