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新批评)
《上海文化(新批评)》是目前全国唯一全方位介绍上海的综合性月刊,以“权威性、资料性、可读性”使“立足上海,反映上海,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原定办刊宗旨得以具体化。杂志全方位地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整体形象及发展变化的各个层面,同时也为政界经界的各种决策提供最新的、翔实的动态报道。
文集访问量: 4134 次
音乐列表
辛北北哀歌作为一种诗歌体裁,可上溯至古希腊。漫长而流变的抒情传统,加上现代性的语境,既逐步凸显了悼亡这一核心命题,又随时对其进行着某种消解。从中文对希腊词elegi的两种翻译选项来看,“哀歌”在字面上显然也比“挽歌”有着更深邃多变的情感。中文写成...
哑石“每个词都落到了实处”,孙文波这句话,仔细品咂起来,可能蕴含了其写作观念的诸多信息。它出自长诗《长途汽车上的笔记之一》第“6”部分:……如果有什么需要感谢,我要感谢的是:社会的紊乱。太紊乱了。每个词都落到了实处。在这首可能触发于中年困境的诗中...
王春林当王安忆再一次触碰到所谓“旧”人与“新”时代这一主题意向时,就不仅彻底过滤掉了曾经的意识形态色彩,而且也明显地“去传奇化”了王安忆《考工记》所集中讲述的,是一个“旧”人如何遭遇“新”时代的故事。事实上,《考工记》并非王安忆第一部思考表现这一...
汪广松一池莉是一个时间感觉和文学意识都很敏锐的作家。早在童年时代,她就在外婆家的阁楼上开始了写写划划,在舅舅悠悠的笛声中,她知道自己此生注定要与写作为伴。①从那时起到现在,她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成长,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那个阁楼上的小女孩...
郭君臣艾玛写小说的过程正是体贴、描摹已知生活在广大时空中未知回响的过程艾玛曾引述过克尔凯郭尔的一个比喻,说天空中飞鸟的鸣叫还不是诗,“那声鸣叫的回响才是诗”,小说与“我们所知的,我们能看到,也能听到”的生活相关,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察力是否足...
张文江薛氏家族状况薛学潜(1894—1969),字毓津,一字育津。他出生于无锡大族,祖父薛福成(1838—1894),父亲薛翼运(1862—1929),是薛家的长房长孙。薛氏家族的历史,丁凤麟《薛福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曾佳佳、蒋...
朱钦运[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纪弦作为路易士定居于苏州的时期,对于诗人的整个文学道路和生涯而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以及相当关键的意义位于五卅路上的同益里与相邻的同德里,共同构成了苏州古城内较为少见同时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群。这里由一幢幢独...
王岫庐特征描写,情节设计,道德教化这三个元素,的确在评论家眼里可能并不十分讨喜,但却让普通读者爱不释手,以至于凑成了一本畅销书所需的完美配方《远大前程》写于1861年,是狄更斯晚年的作品。著名的诺顿评论(NortonCriticalEdition...
霍香结POV,在叙述学当中,我们也称其为镜头语言。它的确和电影的兴起有关,也与获得在场的叙述有关福克纳的重要著作《我弥留之际》(1930;本书采用李文俊译本,2001,上海译文)和《喧哗与骚动》(1929;同参李文俊2004、李继宏2018译本)...
皮特·普伦夫德葛秀支译能够在中国展示沃尔特·博萨德(WalterBosshard,以下简称博萨德)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凡的经历。自大约二十年前我开始在他的档案中进行研究以来,我有两个愿望:第一,将他的照片带回中国(这些照片大约拍摄于一个世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