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新批评)
《上海文化(新批评)》是目前全国唯一全方位介绍上海的综合性月刊,以“权威性、资料性、可读性”使“立足上海,反映上海,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原定办刊宗旨得以具体化。杂志全方位地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整体形象及发展变化的各个层面,同时也为政界经界的各种决策提供最新的、翔实的动态报道。
文集访问量: 4135 次
音乐列表
温玉伟人们如今心绪低迷、愤懑、惶惑。如何给这个民族带来转折,成了每一位有担当的智识精英心中挥之不去的纽结与国内学界熟悉的中世纪政治史家康托洛维茨(1895-1963)一样,施瓦本贵族家庭出身的施陶芬伯格(SchenkGrafvonStauffen...
陈丙杰2016年批评家何言宏、诗人张维共同策划“江南七子”诗歌研讨会。2016年10月下旬,在何言宏和张维的倡导下,陈先发、胡弦、潘维、庞培、杨键、张维、叶辉七位风格迥异但诗学立场和文化气息有诸多共性的诗人齐聚江苏常熟,同时与会的还有柯雷、陈建华...
黄灿然阿姆斯特丹的河流十一月入夜的城市唯有阿姆斯特丹的河流突然我家树上的桔子在秋风中晃动我关上窗户,也没有用河流倒流,也没有用那镶满珍珠的太阳,升起来了也没有用鸽群像铁屑散落没有男孩子的街道突然显得空阔秋雨过后那爬满蜗牛的屋顶——我的祖国从阿姆斯...
李琬何其芳现象”中作者前后两期的巨大裂隙与反差,事实上并非来自写作主体自身的巨大转折,而恰恰显示着一种主体意识和语言症候的连续性自从现代中国发生文学革命以来,“散文”的命名、界定和地位演变,折射出文类观念的大变革。由于对西方文学观念的接纳、“纯文...
赵振杰一陈集益所言及的“批评精神”就在于此,很大程度上讲,他的小说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践行这种现代性美学作为花城出版社策划推出的“现代性五面孔”第三辑中的一部分,《制造好人》不可避免会将读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现代性”命题上来。“我的小说与现代性是否...
骆同彦我想把一种细读文本——那种在内心像水印浮动般的感性阅知经验写出来这是篇起初就想散开了去写的文字。不想做结论性归结。支撑我去作此努力的基点是董夏青青的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提供了可以实践的有效文本。其实,再往深的层面想,就是对像董夏青青这样保...
杜绿绿1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我每天都会读到很多诗,有的是特意去读的,有的是偶然甚至是被迫读到的。早晨,我从昏睡中醒来,也可以说是从一句诗里醒来。梦里我也经常在读诗,或者写诗。这真是件悲哀的事:我的生活深陷于诗中,我在诗中脆弱地睡眠。有时,我会在梦...
张定浩1“我们常说的‘理解’,”普里莫·莱维在他最后一本著作《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中说道,“意思等同于‘简化’——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刻的简化,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会变成无穷无尽、无法定义的一团混沌,让我们无法指引方向,做出决策。”进而,他又说,“对简化的...
刘阳鹤任何一位国内诗人的现行写作似乎都不大可能像倪湛舸一样,与晚近欧美思想界的“思辨实在论”(Speculativerealism)运动保持某种颇具对话意味的诗学互动任何一位国内诗人的现行写作似乎都不大可能像倪湛舸一样,与晚近欧美思想界的“思辨实...
文敏科学家的工作,虽然其题材似乎已远离一切人类事务,却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哲学和人的态度一个文理分科体制出来的文科生,本无资格论说这本物理学两大巨人的通信集,因为我完全看不懂也没耐心去理解其中的原理与公式,但幸好,除了玻恩有几封信大段铺陈他的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