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同惠一八九九年生于宁波的吴经熊曾经发明过一个很重要的定理,他名之为“吴氏边际污垢定理”(Wu’slawofmarginaldirtiness),意思是当你有足够长的时间,没有洗过澡,那么你的脏就达到了一个限度,超过了它即便不洗污垢也不会积累得更...
刘文飞俄国人善于用文学记录俄罗斯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八一二年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得到恢宏再现,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在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获得壮阔描摹,于是,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开始翘首以待:一部新的...
孙传钊最近读到新出版的茨维坦·托多罗夫著作的三本中译本:《脆弱的幸福:关于卢梭的随笔》、《日常生活颂歌:论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和《启蒙的精神》(华东师大出版社)。这三本书分别写于一九八五、一九九三和二○○六年,都是托多罗夫告别文学批评—告别诗学、结...
康太一一九八八年,跨文化研究学者张隆溪在《批判性探究》(CriticalInquiry)上发表了《他者的神话:西方眼中的中国》(TheMythoftheOther:ChinaintheEyesoftheWest)一文,将中国纳入到萨义德(Edwa...
不久前读到《歌德及其牺牲品》一书,作者是德国电视台记者蒂尔曼·延斯,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史家瓦尔特·延斯的儿子。书中的观点极其偏激,讲述了歌德如何压制、利用和伤害席勒、荷尔德林、克莱斯特、费希特等有才华的作家、哲学家,在书的封二以及正文开始前引用了席...
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我第一次见到波洛克(JacksonPollock)的《五洵之水》(FullFathomFive)。当这件庞然大物带着它的所有细节展现在眼前时,我不由得想起批评家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的经典描述。他说,...
任锋自诞生伊始,新文化运动似乎就注定了未来主义的宿命:与传统决裂,成启蒙主义之集结号,成革命主义之新发地,一往直前,死而永生。问题与主义的论争,记录了“主义时代”降生之际的震荡与不安,乃诸神混战关键点。而宿命所在,对此论争的回顾往往被锁定在意识形...
李雪涛一英国历史学家玛丽·富布卢克(MaryFulbrook,1951-)的经典著作《剑桥德国简史》(AConciseHistoryofGermany),自一九九○年第一版出版以来,一九九二年出现了一个更新的版本。此后于二○○四年,又重新全面修订...
唐文明一九二七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先撰七律一首《挽王静安先生》及一联悼念,后觉“意有未尽,故复赋长篇”《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越二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为纪念王国维在校园内立碑,陈寅恪撰《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在这些悼念诗文中,流...
陆昕《办案要略》是清代王又槐所著的一部法律古籍,对研究我国清代法治状况及其实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王又槐,字荫庭,浙江钱塘人,乾隆中期的法学家。王又槐精熟律典且实际经验丰富,曾入幕多年,并参与修订《大清律例统纂集成》。他有多种著作行世,除《办案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