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晞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各种纪念活动正在和将要举行,多国领导人表示,国际社会要利用好这个重要契机,捍卫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赢得的民主、自由、和平。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回首历史,看看法西斯主义是怎样兴起又怎样灭亡的,想想战争是为什么发生、战火...
杨清媚费孝通的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几年前由潘乃谷发现得以重见天日,该稿此前从未见诸国内外任何刊物,发现时内页部分文字已模糊,目测颇有些年头了。王铭铭及其弟子张瑞在整理手稿的过程中,对其写作年代进行了辨析,认为大致作于费孝通燕京大学...
顾钧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中国立刻成为美国在亚太战场的最大盟友,同时美国政府也立刻发现,国务院及军方真正懂汉语和中国的专家实在少得可怜。好在国内顶尖大学中还有几位刚刚获得汉学研究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可以为国家所用。这几位年轻的学...
刘潇雨一九二二年秋,从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的许杰,来到上海蓝维霭路上的安徽公学任教,住在校内的“一间小亭子间”。条件虽然清苦,许杰却感怀:“这一段生活对于我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坎坷道路上的足迹》)因为教的是师范科课程,有相当的闲暇时间可...
“连天烽火”与“遍地弦歌”,这本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景,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二者竟巧妙地相互配合,交织成撼人心魄的乐章。我曾不止一次推荐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中的一幅照片:一九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这间西...
任晓多年来,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印象,也即,是费正清建立了阐释中国近现代史的“冲击—反应”模式。这一印象,回想起来,多半得之于汪熙先生那篇精彩的论文《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取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见汪熙、魏斐德主编:《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
乔卉近年来,教育投入在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得到了较为有力的保障,国家对学术研究的资助不断增加,不少高校呈现出积极扩张的态势。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例如,各种个人或集体的课题、项目、评比都有一套申报程序,获得经费支持之后还有头...
陈四益黄永厚反腐、肃贪,大得民心。官场腐败的蔓延,误国害民,天怒人怨。自古及今,多少个王朝都败在官风的腐败。事到如今,不大力反腐,颓风难挽。有人指为“运动式反腐”,略有微词,但要挽狂澜于既倒,菩萨心肠也需霹雳手段。把权力关进笼子,使官员不敢贪、不...
李新伟“中国”之名在西周初现,“何尊”铭文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民”,《诗经·大雅》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查其语境,概指以河洛汇聚之地为中心的地区,是肇基于“西土”的周人对夏商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的称呼。此乃“中国”原义。此“中国”一定是以对...
月庵浙江传统习俗,人丁单薄的人家,好不容易生下孩后,担心夭折,常会让小儿穿耳洞,佩戴银饰,以讨吉利。其作用或许一如今时婴儿满月亲友常馈赠金锁片,好将之锁在人间,是同样道理。上世纪三十年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因为前面两个兄长都夭折,母亲怕他跟了去,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