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一七八七年美国的几十位先贤聚会费城,坐而论道四十余天,连争带吵为新生的美国妥协出一部流传至今的宪法。它虽然对政府权力作了框架,但对百姓的权利却未加说明。于是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J.Madison)起草了一部《权利法案》交由国会通过,成为宪法的...
王柯平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西方世界也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但却大异其趣的“文化革命”,确切地说,是一场“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almovemet)。这场运动滥监觞于六十年代的西欧,历时没有“文革”那样漫长,方式远非“文革”那...
一九八九年五月我获得鲁斯基金会的资助在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The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康桥总部召开了一个超时代、跨文化和多学科的工作会(“脑力震荡”),专门讨论儒家传统的现代意义。(见TheConfu...
法漠有一个问题,愿向博学者请教。《围城》中董斜川的几句诗:“泼眼空明供睡鸭,蟠胸秘怪媚潜”,“数子提携寻旧迹,哀芦苦竹照凄悲”,“秋气身轻一雁过,鬓丝摇影万鸦窥”,方鸿渐搞不明白。作为读者,我也不懂,这里面有什么讲头吗?...
王泽今年四月初,美国出版了一本新书,在美国和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德国引发了一股抗议浪潮。书名叫《希特勒的自愿的刽子手——普通的德国人与大屠杀》(HitlersWillingExecutioners:OrdinaryGermansandtheH...
高希均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病态是:大家在追逐利润与财富的过程中,忘却了生命的意义,也就糟蹋了自己的一生。那些势利的人,对价格太计较,对价值太忽视;那些清高的人,对价格太轻视,对价值太计较。这两种极端的人,前者是庸俗,后者则痛苦。现代人应当要在两个极端...
李银河看了《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七期盛洪评王小波的文章及苏文对盛洪某些论点的介绍,有些话不吐不快。首先,关于传统中国是自由主义的。按照盛洪的说法,传统中国是自由主义的高级文明,西方反倒是“野蛮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低级文明”。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
当编辑,在当前情况下,又称搞宣传。任何文字活动,从一个意义上说,都是宣传。这是古贤今哲从来的教诲,错不了。人有思想,有观念。管你这编辑贤愚智不肖,你用了这稿不用那稿,你写了这个字不写那个字,总有一个观念在冥冥之中支配你。当然,可以说我这编辑是“兼...
肜小七《读书》一九九六年七期上,辛先生一篇文章谈到“文人与乐”。我年少时曾学音乐并习作曲,未成,遂于二十岁后“半路出家”,学习语言文学。音乐人未做成,然而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从来未曾泯灭。辛先生说中国文学与音乐水乳交融,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文人本来...
陈四益丁聪徐子平,邑之闻人,州牧师事焉,每以政事询之。其时,承平既久,嬉怠之风初炽,妓馆歌楼,胥吏集;请托聚敛,屡见不鲜。牧请子平为谋。子平曰:“蠲浊流清,杀鸡足矣。”牧不能用,以为蝇营狗苟,均系琐屑。杀鸡做猴,难免耸动视听,何如见怪不怪,令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