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31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pchenf
  • 北侨三叔
  • 宁星
  • 孤树
  • 姑娘为谁红了眼
  • 沂河渔翁
无冕与有冕之争 2023-11-09 08:48

凯蒂虽说电视传播已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但英国人手中的那份报纸,便如他们桌上的那杯茶,都属国粹依然必不可少。用电熨斗将报纸熨烫得平平整整的习惯或许已过去,但乡间报童的小自行车依然踏着朝阳伴着鸟声轻轻掠过村中每一家的门口,报纸塞进信箱的“沙”...

浏览全文 阅读(19074)

胡渐逵《读书》今年第四期载张中行文《易地则皆然》,其中说道:抄旧籍中史料以显示帝王的习性和尊容,昔年曾见到一本,名《帝王春秋》,记得是易实甫别号哭庵的所著,因为物以稀为贵,大革命中“主动”扔书焚书,这一本却没有割爱,可惜师丹善忘,一时不知放在哪里...

浏览全文 阅读(19028)
百年的情结 2023-11-09 08:48

许春华文化人董桥的《这一代的事》实际上抒发的是百年的情结——由“康梁遗墨和胡适文存”推开“近代史的一条门缝”以后,一直萦绕在中国文化人心头的百年情结。这一个百年情结,就是那永远不散的浓烈乡愁。而这一团团乡愁,又弥漫着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无尽追怀。董桥...

浏览全文 阅读(19067)
启事 2023-11-09 08:4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自本启事发表之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为已接受以下约定:1.投稿人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九十日内未收到本刊通知决定刊登的,方可向其他报社、杂志社、出版社投稿;2.投稿人已委托本刊发表声明,自作品在本刊发...

浏览全文 阅读(18974)
众说皆备的“采辑” 2023-11-09 08:48

伍立扬《钱钟书研究采辑》收文不少,作者虽然都是钱钟书先生著作的爱好者,但识见则各擅胜场。郑朝宗先生《读》可谓得钱著真髓。其中拈出钱钟书先生对诗词、随笔、小说、戏剧、谣谚、训诂中细微之处的重视,多方论证《诗可以怨》的写作方法和作者精神性格,真正进入...

浏览全文 阅读(19005)
“后现代”补证 2023-11-09 08:48

沈必晟叶秀山先生在《没有时尚的时代?——论“后现代”思潮》(载《读书》总179期)一文中提出,“后现代”“不仅有时间上的前后,而且有意义上的正反”。美国的艾尔曼(BenjaminA.Elman)先生在与汪晖先生的对话中也提到“后现代”,谓“它主要...

浏览全文 阅读(19023)

吴甲丰西方(尤其是美国)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modernism)中,最为风行,传播最广的是波普艺术(Popart)。波普艺术在五、六十年代以来流行于美国,但是这个名目的创始人却是一个名叫劳伦斯·阿洛韦(LawrenceAl...

浏览全文 阅读(18995)
蓬屋说诗 2023-11-09 08:48

凡木诗以道志,志亦出乎性情。近体诗中易见。即寻常生活中之体验,可以入诗,而其性情之厚薄,对善读者无遁形。往往一、二语其真姿跃然纸上,即由诵其诗可知其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此鲁迅句也。森严岳立,对世俗之讥诃皆不顾,独亲天真之孺...

浏览全文 阅读(19004)
嫁接还是偶合 2023-11-09 08:48

朱新华偶阅梁代释慧皎《高僧传·鸠摩罗什传》,盘头达多为劝导罗什放弃自己的观点,讲述了一则寓言:“汝说一切皆空,甚可畏也,安舍有法而爱空乎?如昔狂人,令绩师(纺纱工)绩线,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

浏览全文 阅读(18947)
“一腔心事付荒唐” 2023-11-09 08:48

宏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有识,编辑《国学大师丛书》,就中《陈寅恪评传》系汪荣祖先生撰写,钩沉索隐,用力甚劬。如书中评介陈氏《论》,“完全揭开”有关论文的“神秘的面纱”。陈氏《论<再生缘>》《后序》略云:“《论<再生缘>》乃颓龄...

浏览全文 阅读(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