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研究
《古典研究》是汉语学界第一份专致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的中文国际学术季刊(含英文目录和英文提要),旨在建立中文的古典学学术园地,促进中国学界对中国和其他传统经典的再认识。该刊由汉语学界十六所大学的古典学学者组成编委会,全球十三所大学的著名古典学家出任名誉编委。该刊立足于中国文明的现代处境,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力求贯通文学、哲学、史学和古典语文学,从具体文本入手,研究、疏解、诠释中国、西方、希伯来和阿拉伯等古典文明传世经典。
文集访问量: 1286 次
音乐列表
張羽軍(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聖人治天下:《淮南鴻烈·原道》帝王之道疏解張羽軍(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原道》作爲《淮南鴻烈》第一篇,演繹《淮南鴻烈·要略》所言之“道”。誠如《要略》文脈所示,《淮南鴻烈》全書包括《原道》在內的二十篇終究歸...
張波波(浙江大學哲學系)克法洛斯爲何是《王制》的開端張波波(浙江大學哲學系)《王制》的真正討論始於克法洛斯的出場。但《王制》是一篇戲劇性對話,關於克法洛斯這個人物形象如何定位,在整個漫長的十卷討論中起何種功能,注疏者歷來很有爭議。本文認爲,如果立...
劉振(揚州大學哲學系)古代雅典城邦宗教與民主政制劉振(揚州大學哲學系)古代雅典民主政制與城邦宗教的關係問題,對於今人探討政治共同體的政教關係具有重要意義。民主政制與城邦宗教的緊密結合是古典時期雅典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徵,民主政體的建立與鞏固並未徹底瓦...
馮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培根與斯威夫特笔下的科學政制馮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培根的《新大西島》是西方科學政治寫作的早期代表,也是現代哲人設計的一幅意義重大的未來政制藍圖。《新大西島》用精妙的修辭暗藏了自然哲學必將征服基督宗教成爲現代政治基礎的...
王江濤(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希琵阿斯前篇》286c-289d疏解王江濤(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希琵阿斯前篇》中,希琵阿斯的第一次定義佔據著十分微妙的位置。蘇格拉底與希琵阿斯在雅典相遇,希琵阿斯向蘇格拉底誇耀了他關於美的知識。正...
唐敏龍卓婷(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法義》中的“美德之城”——柏拉圖《法義》開篇繹讀唐敏龍卓婷(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與《王制》中的蘇格拉底不同,柏拉圖《法義》中的雅典異方人擯棄了哲人沉思樣式的理論激情,試圖通過兩類現...
程志敏(西南政法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古典的態度與學問的取捨——評哈夫洛克《希臘人的正義觀》程志敏(西南政法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AnAttitudeofClassicsandaTradeoffofScholarshipReviewingHavelo...
陶磊(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易傳》《中庸》與宋明理學陶磊(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宋儒以繼承斯文爲己任,但他們不以五經而以儒學著作爲基礎闡發斯文。由於在著作選擇上發生偏差,所以他們所理解的斯文並非古典思想的原貌。宋明理學主要以《易傳》《中庸》...
趙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文心雕龍》的化、感辯趙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文心雕龍》是中國古典文藝理論之巔峰,書中有“化感”和“感化”兩種形似的表述。古漢語對概念的表述偏模糊,“化感”同於“感化”是基於此理。通過文本細讀與篇章對讀,結合文字學的...
張峰(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詩·王風·大車》詩旨再辨張峰(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王風·大車》看似比較淺顯的詩歌,但歷來解說者對詩旨的理解很不同。如《毛詩序》認爲詩是“刺周大夫”的,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所載《魯詩》以爲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