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承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平卢(治所在今山东青州)节度使病死,其年仅16岁的儿子王师范接掌了军政大权。看到这个半大孩子成了一方之主,其辖区内那些年长又有野心的部将对此颇为不满,棣州刺史张蟾就是其中之一。他听说朝廷已经改派另一人为平卢节度使,于是派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源氏物语》本是安魂书?李长声11世纪初,日本女子紫式部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民俗学家研究后指出,《源氏物语》是给厉鬼安魂的故事。书中有个叫六条御息所的女人,她是男主人公源氏的情人,为人高傲,后被源氏疏远,冤魂作祟,其生灵(所谓“活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兴濂1941年5月,英军得到情报,德军即将对埃及亚历山大港进行大规模轰炸。得知消息后,魔术师贾斯帕·马斯基林主动向英军最高指挥官请缨——他可以利用魔术将亚历山大港“移走”,从而使其逃过轰炸!随即,贾斯帕在离亚历山大港数公里外,找到了一个叫作马约特湾的地方…[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明扬希特勒绝不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在爱情上,他几乎是一个不婚主义者,直到自杀前才许给情妇爱娃一场婚礼;在友情上,他习惯背信弃义,连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罗姆、最器重的下属隆美尔都被他干掉了。然而,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外是,希特勒终其一生都对墨索里尼保持着异乎寻常…[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婍1904年,杨耐梅出生在上海,其老爸是当时著名的大富商。她一出生就享受着与众不同的优越生活,还经常跟着有钱有闲的老妈一起出入剧场影院,这就无意中培养了她对影视艺术的无限热爱。老爸发现这个苗头后决定防微杜渐,他可不想让宝贝女儿做“下九流”的女艺人,便把她…[浏览全文][赞一下]
晓宇江南著名才子张照未满20岁就考中了进士,后入职南书房,成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宠臣。张照的书法很受康熙赏识。这一路顺风顺水地走下来,张照心头之喜自然是难以言表。才子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靠耍笔杆子赢得皇帝信任的张照知道,清朝素来看重战功。年过不惑的他虽身居高…[浏览全文][赞一下]
荷衣蕙带清朝礼法规定,当时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16岁、女14岁。因此,25岁还未出嫁的江南女子施,酒堪称晚清的“必剩客”。施家是当地望族,虽然已经没落,但是还保留着书香世家的清高。施酒自幼知书达理、聪慧过人,她的眼界颇高且有主见,寻常男子难以让她青眼相看。彼…[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四晃孔子弟子里,有个叫有若的,比孔子小四十多岁。在孔子诸多弟子里,有若学术造诣不算高,但他身上有一样与众不同的特质——他的相貌酷似孔子。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怀念他,胸中哀痛郁结,难以排遣。有一天,弟子中一人望着仿佛师傅再世的有若,突然来了灵感,向其他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淦郑远原先在官场上混,后来不知何故被免了职,他便拿出巨款通关节、找门路,又想方设法让女儿嫁给魏元忠的儿子,与魏元忠结成了儿女亲家。魏元忠何许人也?他历仕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多次担任宰相,位高权重;他的儿子也官居太仆少卿,是正四品官員。与郑家联姻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连根每年的毕业季,就业形势都会成为全社会极为关心的话题。想当年,孔子弟子三千,那些孔门弟子是不是也为“就业问题”发过愁呢?没有。因为孔子办学,教学内容很广泛。孔子教授著名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六种本事在当时很受就业市场的欢迎。“礼”是指周礼…[浏览全文][赞一下]
舞文弄墨公孙轨是南北朝时的官二代,他老爸曾做过广州市市长(刺史)。那时的高干子弟,要想在一干高富帅中拔得头筹,不读书是不行的。公孙轨自幼也读了不少书,拥有不少文学粉丝,并引起了当朝皇帝明元帝的注意。明元帝将公孙轨召进中书省,安排他做了中书郎。公元423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淮上湖畔一次,唐德宗心血来潮,想去基层走访走访。这一走就走进了赵光奇的家里。赵光奇是个老实巴交、土里刨食的农民大哥,以前没见过皇帝,因此并不知道来访者的身份,在心理上也就没有什么惧怕之感。皇帝问老赵:“老伯,你过得怎么样啊?”一般来说,面对领导和蔼可亲的询…[浏览全文][赞一下]
郝金红清朝时,庐江(今属安徽合肥)有位叫孙起山的读书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入围了。接下来,就是进京到吏部报到,等候分配。可孙先生没有私家车,国家也不安排专车,孙先生要进京,就只能“沿途雇驴而行”。这一日,孙先生徒步走到河间(今属河北沧州)县城南门外,想租…[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黎平公元554年,南梁都城江陵(今湖北荆州)遭到五万西魏军队的重重包围。这是一座有文化涵养的城市,里面有一个文化大师级别的老大——梁元帝,还有一群有文化的大臣。兵临城下之际,南梁君臣却在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讲座,主讲者梁元帝正在给大臣讲授《老子》。城外,金…[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炎一次,元仁宗写条子给中书省官员,想给自己一个心腹的弟弟弄个五品官当。没想到,中书省有个叫张思明的参知政事坚决反对,把皇帝的条子当废纸了,这让仁宗很没面子。张思明拒绝的理由是,国家的选官制度是庄严而神圣的,您带头开后门,将来势必会影响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来阳那一年,王温舒还很年轻,只是阳陵(今陕西成阳)地界上一个不知名的小混混,家里很穷,娶不起媳妇,整天游手好闲,为此他深感懊恼。于是,他跟他的大混混叔父合计,要干上几票,搞点银子花花。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发死人财——盗墓,但这个营生要看运气,有时花力气挖了半…[浏览全文][赞一下]
天意斯然夏侯玄是魏国名将夏侯渊的侄孙,是当时的玄学三巨头之一,首开魏晋南北朝300年清谈之风。不同于祖父辈跃马横刀的粗豪男子形象,夏侯玄可说是清雅公子、花美男一枚,时人将他赞誉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可见其气质、风度之佳。在同时代名士的眼中,夏侯玄“肃肃如…[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甲取谢鲲,字幼舆,人却一点也不“忧郁”,不但不忧郁,还很放达。他老爹是西晋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他自己是官二代。家庭条件这么好,但谢鲲并非二世祖,他以“竹林七贤”为偶像,爱读《老子》《易经》,擅长清谈,能唱歌,好弹琴。不仅如此,他还效仿嵇康等人的名士…[浏览全文][赞一下]
聂东甲一次,晋武帝召集名士们开音乐沙龙,切磋歌舞艺术。大家就自己擅长的领域畅所欲言,唯有将军王敦傻呆呆——大家讨论的话题对他来说太过高深,好不容易想插句话,还没等发表观点呢,就被别人给打断了。王敦的脸色很难看,他也不愿被人小瞧了,就自告奋勇地说:“我会打鼓…[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显斌一唐朝中期,河朔地区有三个军阀,即河北三镇的田承嗣、朱滔和李宝臣。三人名义上是大唐员工,其实早已单干,在河北鼎足而立,形成了“小三国”。既是小三国,三者之间,有时联合,拍膀子称兄弟;有时红着眼互掐,搞得乌烟瘴气,没有安宁日。李唐元首坐在老板椅上,在遥…[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