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一提到秦可卿,人们恐怕满脑子都是她的美貌袅娜和风流韵事,反而忽略了她的为人处世的周全体贴,短短数年便赢得两府上下所有人的欢心,以至于在她死后,人人痛哭,连仆从们都怀念她“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她的才干也是首屈一指,否则成不了老人精贾母“重孙媳妇里第…[浏览全文][赞一下]
蒋骁飞汉文帝时期,大臣袁盎个性刚直,极有才干。一个叫赵同的太监仗着文帝的宠信,经常在皇上面前中伤他。为了防止赵同继续说自己坏话,袁盎想出了一招。有一次,文帝坐车出行,赵同在车上服侍,袁盎趁机跪在马车前面说:“我聽说能和皇帝一起坐车的人都是英雄豪杰,可您怎么…[浏览全文][赞一下]
哇达明唐昭宗做皇帝不久,即任命宰相韦昭度兼任中书令,充当西川节度使,并派诗人吴融做韦昭度的掌书记。吴融当时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刚考取进士不久,工诗能文。吴融一出道就能到宰相手下做事,自然感到异常荣幸,工作热情也非常高,不仅主动抢活儿干,而且效率很高。每當写好…[浏览全文][赞一下]
汤小小同治七年(1868年),陕甘闹匪,朝廷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前去剿匪,穆图善是宁夏将军,理应配合左宗棠。但是,左宗棠是主战派,认为只有把匪众全部剿灭,陕甘才能安宁;穆图善则是议和派,不想动刀枪,只想让匪众自己投降。两人眼里都容不下沙子,政见又不同,因此…[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涛道光初年,蓬勃发展的晋商票号中,始终充满人才争夺战,而这种人才的竞争,从晋商的首家票号日升昌创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雷履泰协助东家创办了日升昌票号,他本人也成了大掌柜。雷履泰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号,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能不让其他商人们眼红。可眼红是一回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忆江南《霍小玉传》是唐朝文学家蒋防的作品,讲述了新科进士李益与长安著名歌妓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有趣的是,当时有一位著名诗人也叫李益,其籍贯和仕途经历也和小说里薄情负心的主人公一模一样。显然,这不是巧合,而是蒋防有意为之。蒋防为什么要把著名诗人描绘成一个始乱终…[浏览全文][赞一下]
佚名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初一,曾国藩的三弟曾国华写给二哥曾国藩一封信,信中说:“纪泽(曾国藩次子)姻事,家中无钱可用,大兄有钱一万两(曾国藩所得俸银)在李续宜处,弟嘱其送寄我家。”还说:“弟不自行着人送归,此中有避嫌之处。”这封信的发出地是湖北。咸丰…[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士承张昭在其辅佐孙权的36年间,虽然有“民之望”的极高的声誉,但却并未担任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职务。这究竟是何原因呢?公元222年,孙权正式称王,并将丞相一职委以此前并无太多优异表现的车骑长史。三年后,丞相病逝,他又将另一大臣提任为新丞相。实际…[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浪《西游记》中的白龙马绝非凡马,他是雄霸一方的西海龍王之子,他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父王斥为忤逆,被关押在鹰愁涧。被观音菩萨收服后,白龙马也只是做个脚力,这个角色决定了他除在鹰愁涧与孙悟空斗法和在宝象国斗黄袍怪外,很少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甚至是在西天取…[浏览全文][赞一下]
霜冷关河武则天把李家人杀得差不多了,才想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一档子说法,于是一纸诏书:全国禁屠。其实,武则天禁的是屠宰,而非禁屠人,她老人家一生气,连亲生女儿都合得弄死,何况牛羊乎?一次,御史娄师德去陕西,地方官大概也变着法弄了“四菜一汤”,其中有被…[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吉同荣禄死于1903年4月,死前是慈禧倚重的心腹大臣、“参谋总长”。有人说两人是情人关系,甚至说光绪是他们的私生子,这似乎有些“小说家言”。但慈禧对荣禄确实够意思,“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荣禄死后,慈禧比死了丈夫还悲痛,荣禄享受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宏若要评选乾嘉年间贪腐界最大的老虎,和珅定能拔得头筹。但在主子乾隆眼里,和珅反贪成绩显著,是个英明神武的“打虎英雄”。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珅替乾隆收拾了一只省部级老虎——浙江巡抚王宜望。“王老虎”主政甘肃时,连续三年向中央谎报旱灾严重,要求赈灾…[浏览全文][赞一下]
彭伟栋《西游记》里,通天河里的灵感大王本是观音养的一条金鱼,后来溜到凡间作恶。读者都觉得他嗜好吃人,尤其是幼童,其实,他并不喜欢吃人,吃人不过是一个幌子。灵感大王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他要想吃人简直易如反掌,可他没有随便吃人。通天河旁的一个老者告诉孙悟空:“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汪微微范仲淹可谓北宋一代的“完人”,是神一样的存在。首先,范仲淹不可学。他不仅甘于清贫,甚至自虐成癖。为专心读书,范仲淹躲到远离家门的山寺里借读。每日早起煮一锅粥,充作一天的口粮。待粥凉后,他还别出心裁地划成四块,饿了就取出一块充饥。后来奔赴应天府书院求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凯退休制度是让辛劳一生的人平静享受晚年的人性之举。封建年代的君王非常劳心劳力,人们往往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君王固然可以天天玩乐,但很可能会被亲人或臣子杀掉,或者被敌国入侵灭掉。若天天勤勉国事,时间一久,也必然身心皆惫。然而纵观《史记》,从黄帝到汉武帝,…[浏览全文][赞一下]
洛伊王世充本不姓王,他是西域胡人,只因爷爷死得早,奶奶带着他爹改嫁到王家。这并不能改变他的血统,所以尽管他爹给他找了个汉人妈,但他还是长了一头卷发。不过,作为胡人的后代,王世充没有继承祖上的文盲传统与率真性格,而是自幼熟读经史、兵法、律令,而且性格狡诈,口…[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显斌崔浩做公务员,起自北魏太武帝的爷爷道武帝。那时的小崔籍籍无名,官低位卑,也就随波逐流,上班时打卡聊天,下班后品茶读书。这种悠闲生活持续到太武帝的老爸明元帝时才结束。公元415年,北魏境内连续干旱,加之蝗灾,致使北部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首都平城(今山西…[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开平雍正即位后,鼓励大臣们上疏言事。翰林院检讨孙嘉淦遂上书劝诫三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后两件倒也罢了,第一件简直就是捋虎须。雍正为巩固地位,把几个与其争位的亲兄弟都治了罪,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搞得朝野内外议论纷纷,私下都说他是篡逆夺位。这份…[浏览全文][赞一下]
段钱龙宋太宗有八个成年的儿子,老幺名叫赵元俨,被后世称为“八贤王”。赵元俨很幸运,又很不幸:出生于皇家,从小过的就是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生活;可无论他本意如何,都不得不参与到争夺皇权的斗争当中。他幼年时,大哥已经被圈禁;二哥也被小妾毒死;三哥人气最旺,出任…[浏览全文][赞一下]
袁腾飞德国的卢克纳尔伯爵家族世代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兵将领,卢克纳尔却是一位传奇的海军将领。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海军的巨舰大炮被英国人打得找不着北;战后,更是龟缩在基地不敢出来。卢克纳尔少校却当面向威廉二世提出:“陛下,给我一艘帆船让我出海一战吧,我会把英国佬…[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