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可以随时光流逝让人们淡忘曾经走过的痕迹,然而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以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为此,本刊编辑部联合人民网强国博客共同发起评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系列”活动,期待您的积极参与。一、评…[浏览全文][赞一下]
佚名史料表明,终其一生,光绪皇帝只召见了康有为一次,时间是1898年6月16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召见后,皇上并未重用他,只是将他从工部主事平调到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作为一个六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在红顶如云、等级森严的晚清政坛,他再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这是一个大师缺乏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大师遍地的年代。老辣的江湖人士成了招摇撞骗的“国学大师”;中等的文学学者则利用“国学”热潮出版一些通俗畅销的文化小册子;而最低等的“国学”人士则以实用功利的名义在社会上开办所谓的“读经班”,“国学班”来误人子弟……这就是近…[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鲁民圣人曰“食色性也”,中国文人们不仅爱吃、善吃,而且极喜欢在文章中谈论吃。孔子就算是开了个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成了千古名言。到了东坡那里,不仅爱吃、善吃,且独出心裁,开发了著名的“东坡肉”,并在《食猪肉》诗中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浏览全文][赞一下]
汪微微薛涛做了大半辈子的小三,到底也没能转正。在男人可以妻妾成群的年代,薛涛的遭遇可谓是个颇令人费解的异数。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意中人,剑南节度使韦皋应该是其中之一。他能诗善文,温文尔雅,最重要的是他欣赏薛涛和容貌一样出众的才情。男人的欣赏,往往离爱很近,而又…[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细细要说起来,郭沫若可够滥情的,他一路过去,总有后情。郭沫若的元配名叫张琼华,一个长得不好看的抽水烟的乡下姑娘。郭沫若见的第一眼就想逃婚,新婚之夜用一本《庄子》打发,几天后,就离家去日本东京学医。从此张琼华守着一个空名分,在郭家一直以儿媳自居,照看公婆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侯虹斌科举制的发展,导致成百上千个一步登天、一夜成名的书生抛妻弃子。比“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更难办的是,娜拉的丈夫出走了,家里没有谋生能力的娜拉该怎么办?礼教又要求她们必须守节,不得改嫁。所以,娜拉们必须一哭二闹三上吊地挽留住丈夫,纳妾也行,冷落也行,打骂…[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士学眼瞅着“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在国内已蔚然成风,作为梁山好汉的正宗老乡,俺怎能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倘若再不跟风而动有所作为,小而言之则有愧于薪水,大而言之则对不起人民。故而,本着对历史名人高度负责的求是精神,俺也要开口替周扒皮先生说几句公道话,以正…[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兆贵在孔门弟子中,子贡应该算是一个好学生。他不仅反应机敏,能言善辩,谦恭随和,于人际交往、经商理财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但在孔子生前,他却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经常挨骂,就像子路一样,总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从历史记载来看,子贡挨批的几桩子事,给人的感觉并非过错,…[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泰白《南京!南京!》把历史文献变成了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它不只是工作了一天的人用来消磨时间的机器,它可以摆脱无聊、堕落的形象,而成为现实世界意义阐释的重要工具。这是根植在汉语世界里永恒的痛,当南京和大屠杀作为两个词语被结构在一个信息交换的场合,时间会自动…[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清朝有一种方便食品叫“耐饥丸”,做法如下:取半锅糯米,炒到发黄,倒石臼里晾着;再取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倒到石臼里晾着;然后用大杵使劲捣,把石臼里的糯米和红枣捣烂捣匀,捣成糊状,再挖出来,团成鸡蛋大的丸子,铺在苇叶上晒干。清朝人李化楠说,这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苑唐朝虽然没有稿费制度,大部分作家并不能拿作品去换钱,但是,那个时代确实有一批作家是通过创作活动,得到了大量钱财的。他们钱财的来源,不是稿费版税,而是他人的谢礼、馈赠;根据文献记载,唐朝至少出现过下列因写作致巨富的作家: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很善于写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孔峰有人说,中东乱,乱不过中国的娱乐圈,因为中国的娱乐圈就像索马里的亚丁湾,谁都可能被“劫持”。绯闻,对骂,或者掐架,就像“猪猪鸟人病毒”,谁都可能被感染。尽管没有一点新意,尽管俗不可耐。小沈阳刚刚骂过主持人臭不要脸,又在常州启朱唇,发皓齿,用标准浓重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孙士承据统计,奇书《水浒》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577个,有姓无名的人物有99个,有名无姓的人物有9个,无名无姓,但对故事情节开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40个。全书一共写了725个人物,此外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102人,总计达827人。但让人琢磨不透的是梁山好…[浏览全文][赞一下]
路卫兵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极一时。但最后不但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就连令欧洲闻风丧胆制造出匈奴神话的西迁一支,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那么为什么这个强盛一时的民族逐渐衰败而致消亡了呢?早在三皇…[浏览全文][赞一下]
佚名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然而,就是这位被称为“海青天”的海瑞,在私生活上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据有关史料记载,海瑞是回族人,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海家三代单传,家庭关系比较简单…[浏览全文][赞一下]
史放1941年,希特勒下令制订出一个全面入侵南斯拉夫的计划。根据安排,两支精锐的武装党卫军部队——第1SS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和第2SS帝国师将充当前锋。他们将和山地部队一道,猛扑南斯拉夫核心地区。此战的首要目标是占领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地面部队…[浏览全文][赞一下]
虎头爱因斯坦当然是天才,但从他的一生来看,他不仅是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平庸的。可他成名太早,所以一生都在忙于向世人说明自己的平庸。最令他痛不欲生的是,他说明了一生,也没几个人真正明白。爱因斯坦晚年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提出相对论定义科普版:“如果你和一个美女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绪义我认识丁谓的时候,他已经粘在《宋史·佞臣传》那发黄的册页上好久了。丁谓之所以能登上佞臣榜,仅仅因为一个人,他就是名垂青史的寇准寇大人;而其间的因缘际会,仅仅因为一件小事,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溜须”事件。关于溜须事件,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天禧三年(1…[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焰不可一世的中都城就这样被一首歌给击倒了——当朱元璋意识到,即使用最残忍的暴力,也无法阻止人们唱这首《凤阳歌》的时睫,他只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地撤回兴建中都的人马。一提到凤阳,首先想到的,是很有名气的凤阳花鼓。一首“讨饭歌”,辗转了数百年之后,已变得面目…[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