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子《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但他们真的是一对夫妻吗?遍查史籍却发现,王母娘娘比玉皇大帝出现要早得多。王母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战国末西汉初的《山海经》中:“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且居住在昆仑山。在《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典籍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谢志东“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已属青莲。”这是一首咏史诗中评论唐朝名将郭子仪的诗句。意思是说,郭子仪的名气盖过了当时战功显赫的大将李光弼,他的知己则是大诗人李白。李白与郭子仪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甚广。郭子仪2O岁的时候,曾在太原服役。因押运的粮草…[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春地上期讲到隋炀帝《借刀杀人,短命王朝百战百胜》,隋朝在隋炀帝的统治下达到极盛。但是,盛极一时的隋朝内部却是暗流涌动:隋炀帝实施苛暴的徭役、兵役,毫无限制地压迫百姓,甚至贵族地主,引爆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地主反抗。其时“政烦赋重,民不聊生”,隋炀帝“罪恶…[浏览全文][赞一下]
闫红我始终不太喜欢司棋,当然是因为她的出场秀——弄特权不成愤而砸场子,尽管是柳家的势利在前,可那话说得没错,她们是为头层主子服务的,不是供二层主子驱遣的。司棋原没有要那碗蛋羹的资格,遭到拒绝后又恼羞成怒,大撒其泼,带了一帮小丫头冲进厨房,上演了一场“打砸抢…[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蔚一刘氏本名刘娥,太原人。父亲刘通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太原时死于半途,刘家自此衰落,流落到蜀地。刘娥还是婴儿时,母亲一病而亡。虽然还有外祖父家可以依靠,但外祖父家门庭衰弱、人丁稀少,朝暮都得为饮食发愁,对他们而言,刘娥不过是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继兴长期以来,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一直是历史公案。有关三国的史书,如《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并没有对赤壁战场所属的郡县或具体方位进行界定。于是,三国赤壁究竟在哪里,后来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湖北省内就出现了5个“赤壁”,分别是“汉阳赤壁”、…[浏览全文][赞一下]
方方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秦始皇死之前有份遗诏给远在北方戍边的长子扶苏,叫他在自己百年后继承皇位,而秦二世胡亥是在赵高以及李斯的支持下篡位的。不过,据有关的史书看,当时秦始皇的本意就是立胡亥而不是扶苏。首先看看有关遗诏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恶言…[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钧据宋人笔记《避暑漫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曾勒石立誓,将石碑锁置殿中,后世嗣,君即位,必须入而跪读:“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亨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无独有偶,《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也曾铸一铁牌,置于宫门中,上书禁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毕业后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这是你无法回避…[浏览全文][赞一下]
段怀清在中国,一谈到蝴蝶,人们就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甚至民间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说法。那么,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东晋时的某一天,浙江上虞大户人家祝公远正在为一件事发愁:16岁的女儿祝英台提出了外出读书的要求。中国封建社…[浏览全文][赞一下]
汪宏华《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究竟是不是—革命—保皇的关系?不是。法与儒只是表面手段,实际他们部心存“异志”。曹操是先拟传矫诏,后挟持天子;刘备是先违规吸收外姓兄弟,后放弃宗亲刘协诏封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等官爵,另作他图。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对两位篡逆者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思一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浙江宁波府鄞县的农民因两项土政策闹事,放火烧了宁波和鄞县的衙门。挑头反对税收土政策的人叫周祥千,领头反对食盐专卖土政策的人叫张潮青(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鄞县百姓纳税,要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封钱投柜。贫民碎户用白封,绅…[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泽雄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口才突出的人,当然也就派生出名嘴、臭嘴之别。三国时代名嘴颇多,如以桥玄、何颓、许子将为代表的人物品评家,他们名头锃亮,每到一地,辄令寻常士大夫纷纷“改节饰行”。然而,正所谓“天下无道,处士横议”,在这些名嘴之外,我们也会不时听到一些意…[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骁锋一从一大叠书稿中随意抽出一卷,粗略翻了几页后,王世贞的神情慢慢严肃起来。他抬起头,看了看坐在自己对面,一身褐色布衣的清瘪老人,又低下头去,端坐正了,仔细捧读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王世贞终于低低吁了口气,轻轻放下书卷,呷了一口茶水,对老人拱了拱手,微笑…[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看青山妩媚一北宋之政,殆丧于徽宗赵佶。清人王夫之论及徽宗君臣道:“君不似乎人君,相不似乎君之相。”可谓一语中的。这个风流的官家在他所扮演的诸多角色里,除了帝王这个角色最是不肖外,其余如书画家、诗词作家、艺术鉴赏家、虔诚的神仙方术崇拜者、蹴鞠爱好者及运动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冬子一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刚刚立冬不久,大明朝的都城北京已完全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晚上时,大雪已经停了,只剩下盈盈的小雪沫还随着街巷里的风肆意地飞舞着。不由得,严嵩突然感觉到很冷,西苑的大臣值班室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封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的夫人找…[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谨六、后汉太师冯道回到中原后,被刘知远封为后汉的太师,与当时的太傅、太保并称“三公”,属正一品官职,备受刘知远的赏识与重用。据《案洛阳缙绅旧闻记》记载,后汉高祖在晋阳时,因为战乱频仍,需要做大量的铠甲,所以“禁牛皮不得私贸易及民间盗用之,如有牛死,即时官…[浏览全文][赞一下]
谌旭彬间谍眼里的傲慢1245年4月16日,是基督教的复活节。奉罗马教皇之命,65岁高龄的意大利基督教徒柏朗嘉宾在这一天从法国里昂启程,准备出使蒙古。尽管年迈,但柏朗嘉宾身体还算强壮。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他跋涉万里,于1246年4月4日抵达伏尔加河畔的钦察汗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宏杰一出使中国这一年,马嘎尔尼勋爵55岁。从20岁作为特使被国王派往俄罗斯起,他历任驻俄公使、爱尔兰事务大臣和马德拉斯总督。漫长的外交生涯已经使他感到厌倦,“后来政府委他做孟加拉总督,他辞不就任。虽然就权力和报酬而论,孟加拉总督是大臣所能推荐的最高职位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之染徐霞客因旅行而青史留名,作为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他饱览了大好河山的美景,收尽了天下的奇观,写就了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地理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同样因为旅行,徐霞客也留下了一些缺陷。虽然有人知道,但出于…[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