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8263
    2023-11-09
  • 王春地上期讲到宋文帝以“围魏救赵”之计铲除心腹之患,继而开创了“元嘉蛊世”。宋文帝统治南朝时期的元嘉之年(424~455),正是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之时。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在中原地区建立比较稳定强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北魏是如何维系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48
    2023-11-09
  • 李民刚《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08年1月登载了李延军先生的大作——《赵武灵王:雄才大略的悲剧英雄》(三),文章中的一处叙述,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文章中说:“当年武灵王的先祖赵简子,发现‘贱翟婢所生的儿子毋衈贤能有加,就毅然废了太子伯鲁,改立毋衈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33
    2023-11-09
  • 耿玥贵刊2007年11月刊载了《“呵呵”一词源于谁?》一文,看过之后觉得甚是有趣。但是愚以为将“呵呵”一词的原创归于苏东坡似乎不甚妥当。五代时期著名诗词大家韦庄曾写有著名的《菩萨蛮》词,其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一句更是被人广泛传诵。《菩萨蛮》共有五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58
    2023-11-09
  • 泽平唐代才子众多,如繁星满天,但在风流倜傥这方面,有一个人可谓是先知先觉,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就是晚唐杰出诗人——杜牧。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宰相杜佑之孙。杜佑不仅官荃宰相,还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48
    2023-11-09
  • 吴思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有着这样一段话:“一邑(县)之中,食利于官者,亡意(大约)数行人(古军旅一行为25人),恃讼烦刑苛,则得以啉射人钱。故一役而恒六七人共之。”这里描绘了一种常见现象;官家的一个名额,总要由六七个人共用。那么,这多余的五六个人及其所属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87
    2023-11-09
  • 阎崇年1661年正月初七,整个大清王朝的臣民们还沉浸在一片过年的喜庆气氛中,24岁的顺治皇帝却因天花突然去世。此时此刻,紫禁城冷清肃杀的氛围难以掩饰大小臣民们心中的慌乱与不祥的预感。风华正茂的顺治皇帝怎么突然就死了?皇子们都还年幼,他留下的这个皇位究竟由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21
    2023-11-09
  • 许晖端午节的起源很早,夏朝的历法中就已经有五月五日的记载:“此日蓄药,以解除毒气。”(《夏小正》)五月是毒月,因为端午后天气转热。而端午这一,天是阳气最盛的一天,所以要蓄药以辟除毒气。《大戴礼记》也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是兰草,即要用兰草熬成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23
    2023-11-09
  • 周宁广东肇庆教堂接待室的正面墙壁上挂着一幅欧洲绘制的世界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有五大洲,中国是亚细亚洲的一部分,而并非中国人想象的那样,是世界的全部或“天下”。利玛窦神父用心良苦,他想用地图改变中国人心中那种无知的自大与莫名的恐惧。“就国家的伟大、政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10
    2023-11-09
  • 齐庆民一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希古,浙江宁海人,“幼警敏,双眸炯炯”,是个神童。方孝孺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明初开国文臣宋濂,宋濂门下名士如云,其中就有太子朱标,但都不如方孝孺,“皆出其下”。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洪武四年任山东济宁知府,是个一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49
    2023-11-09
  • 山谷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两代帝师、军机处领班翁同龢被慈禧太后以皇上的名义“开缺回籍”。不久“戊戌政变”发生,十月,他再度被迫加罪责,诏令“永不叙用”。翁同稣一生不乏政绩,“清末四大奇案”中的“葛毕氏案”得到平反昭雪,首功当归于他。史书记载:“倘非翁同龢细心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77
    2023-11-09
  • 何木风提到昭明太子萧统,人们自然会想到《昭明文选》,这是一部研究先秦至南北朝时代中国文学的珍贵文献资料,被人赞为“《文选》烂,秀才半”。有人称萧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人文气息的太子,但这种赞赏只是以他的《昭明文选》为前提,对他的仁厚、孝义、睿智只是做了个简单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50
    2023-11-09
  • 高冕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仍奉明永历年号,坚持他收复统辖的台湾岛从来就是“中国之土地”,在台湾孤军抗清。当年五月,年仅39岁的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掌控父亲遗下的大权,主政台湾。他“自称世藩。凡台湾属文武各官所用旗纛。均更书为世藩属下字样”,意在自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55
    2023-11-09
  • 谌旭彬第六章一壶浊酒1、政治时尚1069年九月,新政“青苗法”正式出炉。翰林学士范镇得知此事后深感忧虑,接连给皇帝上了三道奏章,论述新法危害,结果被皇帝勒令退休。此事被记载在《宋史·王安石传》里,以彰显王安石专权惑主之甚,但未说明范镇被勒令退休的具体原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48
    2023-11-09
  • 张宏杰高压控制的手段之一一传统社会中,永远有那么一类读书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也许终生不仕,但他们总不甘心放弃“献身政治”、“致君尧舜”的宏大理想,因为圣人告诉他们,这是士人活着的唯一目的。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五日早晨,广西布政使朱椿去桂林城外游玩。官轿刚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417
    2023-11-09
  • 文刀刀卫青在中国人眼中一直是一位英雄,像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一样,他光环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影。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将军卫青深入漠北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直到元狩六年才被汉武帝任命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出塞后,卫青得知了单于的驻扎地,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440
    2023-11-09
  • 游上四川省荣县城郊有一处奇特的古代文化名胜——啸台。相传魏晋时有一隐士在此长啸,后有人篆“啸隐”二字,并修“一胜亭”。宋代史学家李焘再修“岁寒阁”,陆游到此题诗日:“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尚有高人家。”清代翰林赵熙重刻“啸台”二字。所谓啸台,也就是吹口哨的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466
    2023-11-09
  • 谢少萍媒人者,男女之间的婚姻介绍人也。媒人在我国的婚姻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自古以来就对媒人有种种称谓,最古老的称谓是“媒”。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卫风·氓》中就有“匪我衍期,子无良媒”之语;《淮南子·缪称训》中也有“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之句;孔子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470
    2023-11-09
  • 江文胜所谓文人,广义地讲,文人大抵是一些靠“写字”为生的进化的猴子;狭义地讲,文人则是用形象或抽象思维去生产文化产品的一群人。在大众的眼里,文人的生活应该是很有情调和品位的,他们吃饭讲究餐具,言谈讲究词藻,举止讲究风度,他们注重精神生活胜于物质生活。于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533
    2023-11-09
  • 陈志华我们一到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境内)上游古村落,对它们的历史、社会、文化和生活还一无所知时,便被它们吸引住了,有些朋友简直欣喜若狂。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我们对楠溪江上游偏僻而又荒凉、建筑类型十分贫乏的小山村的喜爱的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填补几种聚落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541
    2023-11-09
  • 毕厚奎宦官最早大约出现于殷商时期,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已有相关的记载。不过,当时不叫宦官,而称为“寺人”。宦官全部起用阉人则始于东汉。因为皇帝身边什么时候也少不了宦官,所以宦祸也就一直与帝制相始终,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无数史实表明,对于那些因得宠而弄权的宦…[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