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趣闻天还没有亮,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爬起身来。说实在话,这一夜谁也没有睡,大家巴不得天早点儿亮,赶快高开这个倒霉的地方。我们刚赶到车站,恰逢一辆早班的公共汽车停在那里,正准备开往阳江去,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争先恐后地挤上车去,司机看到都是串联的红卫兵,也没…[浏览全文][赞一下]
刁难站天一亮我们就上路了。由于昨天休整了一天,又玩得畅快,今天精神特别好,走路挺有劲的。这一带是海滨平原,路笔直又好走,我们几乎没有歇息,一口气走了二十多公里,也没有觉得疲劳。午后,我们到达了三岔路口,一条通往茂明市,一条直通广州。路口有一个小规模的集市,…[浏览全文][赞一下]
左派一支笔4上海是四人帮的重要据点,第二武装大本营所在地,是一个顽固的反革命保垒。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以徐景贤为首的四人帮上海党羽妄图付隅顽抗,企图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党中央把四人帮抓了以后,为了稳定上海,先召马天水进京。马天水进京开会,使徐景贤警觉起来,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左派一支笔3徐景贤反戈一击,得到张、姚的赏识。一九六七年一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指挥下,上海的造反派夺了市委、市人委的大权,成立了上海人民公社。这次行动,徐景贤是主要参加者之一,他在夺权中立了功。经张春桥推荐,中央文革批准,徐景贤成了上海市革委会的副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左派一支笔2文革初期,徐景贤成了“保皇派”。安亭事件发生后,他感到震惊,反对王洪文等人的卧轨拦车。当上海市委主要领导人陈歪显、曹悐秋受到冲击批斗时,他为他们写检讨书。当曹、陈被批斗时,他随护陈、曹左右,有人想殴打曹、陈,他上前阻拦,陈、曹心情不好,他总是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左派”一枝笔1在四人帮上海党羽中,徐景贤的“理论”水平很高,笔头也很厉害,被称为“左派”的一支笔。徐景贤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上中学时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里共青团组织发展入团,上海解放前夕,他加入了共产党。上海解放时,需要大批干部,徐…[浏览全文][赞一下]
笔杆子3一九七六年十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之后,作为张春桥势力根基的上海一时陷于慌乱之中,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一伙准备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叛乱,企图负隅顽抗。十月七日,马天水到京之后,听到传达,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是突然袭击、宫廷政变、右…[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此之前,朱永嘉虽然很早就投入写批判吴晗的文章,但当一九六六年北京大学聂元梓的大字报发表后文革运动开始席卷大学校园时,他却充当了【保皇】的角色,说复旦党委是紧跟上海市委的,而上海市委是紧跟中央的,劝阻学生不要把斗争矛头对准学校党委。稍后,朱永嘉受上海市委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笔杆子1在四人帮上海党羽中,除了徐景贤是“左派”的一支笔外,还有一个人的笔头相当厉害,被称为是造反派的笔杆子,这个人就是朱永嘉。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张春桥、姚文元泡制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上发表了,打响了文化大革命的第一炮。在泡制黑文的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东北的曙光6在范正美同意把第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中央指定的潘复生后,周恩来才出来接见他们。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九日晚,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汇报团全体成员。周恩来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还没见过。一个是领导问…[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东北的曙光5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周恩来打电话给潘复生,要求黑龙江省红革会来京汇报工作。周恩来不是打电话给省红革会班长范正美,而是打给潘复生,这说明中央虽然承认黑龙江省红革会,但对省红革会领导人组成持有另外的看法。潘复生、汪家道三月九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东北的曙光4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是全国第一个夺权后建立起来的省级地方政权机构,对于全国夺权和建立新政权机构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践意义。二月二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哈尔滨一日电讯,报道了黑龙江省临时最高权力机构------黑龙江省红色造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东北的曙光3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吹响了全面夺权的进军号。一月初,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黑龙江省造反派开始了全面的大夺权。一月十一日,齐齐哈尔市造反派宣布接管齐齐哈尔日报社。一月十二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东北的曙光2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哈尔滨市十四所大专院校红卫兵组织在市北方大厦广场召开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成立大会。潘复生【省委第一书记】接见红卫兵时表示,支持红卫兵炮打省委这个司令部。会后,潘复生载上红卫兵袖章,与学生一起叁加了游行。潘复生是全国第一个支持红…[浏览全文][赞一下]
东北的曙光1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发表后,黑龙江省直机关和哈尔宾市有关单位的一些人随即就贴出大字报,批评了一些党政领导人,黑龙江省的文化大革命由此拉开了序幕。六月九日,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浏览全文][赞一下]
碧血白沙碧血斑斑染白沙,浩然正气贯海门。丹心报国英雄魂,英烈长泽万代传。白沙门地处海口市最北端,因洁白的沙滩而得命。1950年春天,这里曾经上演了一场最为悲壮,最为惨烈的白沙门岛之战。1950年3月31日晚,林彪盔下四野43军127师加强团3733名指战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她砸了孔庙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北京造反派几名闯将: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人们注意到,除了押赴所在地湖北审理的王大宾外,当年造反的五大领袖中,维独谭厚兰没有受到刑事处分。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毛主席接见了红卫兵,红卫兵运动兴起。…[浏览全文][赞一下]
恶魔的诱惑在北京造反派五大领袖中,有一个人的名气也不小,他就是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的头头韩爱晶。一九六六年六月,一场文化大革命骤然而至。韩爱晶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卷入了这场以革命的名义发动,以非常的方式进行的政治运动。他从炮打司令部的硝烟中仿佛看到了命运…[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佛爷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晚上八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放了聂元梓的大字报,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聂元梓成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后来毛主席还把她称为“老佛爷”。一九六三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一九六五年,城市四…[浏览全文][赞一下]
“乱世”枭雄蒯大富是文化大革命中国政治舞台上骤然升起的一个政治灾星。他与北京大学的聂元梓、北航的韩爱晶、北师大的谭厚兰、北地的王大宾统称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领袖,是一个“乱世”枭雄。当北京大学的聂元梓等人贴出第一张所谓的“马列主义大字报”后,清华大学的学生蒯大…[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