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9119
    2023-11-09
  • 胡平原中国抗日孩子剧团,是在周恩来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少年抗日宣传队,抗战期间,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演出过很多儿童街头戏剧。这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小生力军,为抗日宣传贡献了一份尤为珍贵的力量。1937年8月13日,日军入侵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110
    2023-11-09
  • 潘春华提起粮油供应证(简称粮油证),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定不陌生。别看它不大一个小本子,貌不惊人,在计划经济年代,它可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全家的命根子。粮油证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当时粮食和食用油比较短缺,为保证市场供应,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45
    2023-11-09
  • 戚正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土改以后,很快就在农村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58年又将全国74万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2.6万个人民公社,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加上高度集中的劳动方式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00
    2023-11-09
  • 邰旻仇埰(1873—1945),字述庵,一字亮卿,南京人。著名教育家、词学家、书画家。光绪年间赴日本留学,入同盟会。归国后与伍仲文等人创办四区模范小学,历任学堂堂长、总办、学监等职。辛亥革命后创办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并担任校长。1927年卸任后,潜心词学研…[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922
    2023-11-09
  • 丁邦元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代文坛巨匠,诗人、作家、剧作家韩北屏虽已去世,但他的声音、笑貌犹在,他的丰富文学作品依然为人民提供着精神食粮。出生清贫,弃商从文韩北屏原名韩立,后易名。发表文章时用过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903
    2023-11-09
  • 赖晨在我国近代的山东,有一位为聋哑儿童服务了一辈子的女校长,她就是梅耐德女士。梅耐德女士是美国人。她是如何来到中国,又是因何投身于聋童教育事业,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为爱来华要讲述梅耐德的故事,首先要从其丈夫梅理士说起。梅理士(CharlesRogers…[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91
    2023-11-09
  • 汤雄熟悉当代革命史的读者一定对潘汉年这个名字耳熟能详。潘汉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和上海市副市长,在1955年因“内奸”问题被捕,1977年含冤病逝。1982年8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公开恢复名誉。从此,不管是在披露的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63
    2023-11-09
  • 王树人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9月,20岁的我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兴隆中学高中毕业后,因高考已停止,只能回农村老家参加生产劳动。同年12月28日,第一座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跨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提前全面建成通车的特大喜讯,是我刚吃完早饭扛起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564
    2023-11-09
  • 罗章龙在早期中共党史上是一个风云人物。他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之前和建党初期58名中共党员之一,属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罗章龙(1896—1995),原名罗璈阶,湖南浏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曾参加五四运动,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先后组织领导陇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47
    2023-11-09
  • 徐宝文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促成我写成这篇文章的,是我的母校武汉大学1977级同学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自发举行的以“弄潮时代,敢为人先”为主题的返校纪念活动。一1966年6月1日,在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1966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75
    2023-11-09
  • 沈伟东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于这样一位显赫人物所挥毫书写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的墨迹,当年在寒山寺风景名胜区(现更名为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寒山别院内落成,不能不说是一件盛事。那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32
    2023-11-09
  • 梅兴无王震(1908—1993),开国上将,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毛泽东、邓小平等亲切地叫他“王胡子”。王震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王震诞辰110周年之际,撷取几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作纪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17
    2023-11-09
  • 冀北仁多数人都喜欢听好话,但好话未必就能传播正能量。好话,可能是表扬你的,但也可能是正确的废话或拍马屁,这就可能捧杀你。总爱说好话,总爱听好话,都不是正确的,更不是正确人生的打开方式。比如,在毕业典礼上听到最多的往往是祝福的话和励志故事。其实,一个中学毕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28
    2023-11-09
  • 《钟山风雨》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史类期刊,融统战性、史料性、“三亲性”(亲历、亲见、亲闻)、时代性、可读性于一体,着重反映近现代以来我国和江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赢得了政协委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07
    2023-11-09
  • “更上高楼更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这是唐人描写重阳的诗句。在我国的唐代,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已经成风,而且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何有登高、饮菊花酒,后来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呢?这些习俗又起于何时?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传,汉代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428
    2023-11-09
  • 上海是我国第一座行驶汽车的城市。清末民初曾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汽车牌照之战。1901年有一位匈牙利人黎山,自国外运了两部小轿车到上海,第一部卖给了黄浦滩的大富翁周湘云,第二部售给犹太籍豪富哈同。哈同富可敌国,曾经用价值极昂的紅木铺砌整条南京路。他的太太是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60
    2023-11-09
  • 周游初识崔浩,还是少时翻阅宋人徐钧《史咏集》,其中有首《崔浩》诗:智谋断国灼蓍龟,自比留侯果是非。一死人言缘史事,谁知谋泄为南归。也就是这首诗令我通读了《北史》《魏书》《南史》《宋书》,探究崔浩悲剧之谜。崔浩(381—450),字伯渊。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308
    2023-11-09
  • 刘军建国初期,施蛰存经过多次思想改造,被吸收加入上海作协,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上海市第一届文代会和全国第二届文代会……种种迹象表明,他终于被新生的国家体制吸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阵营中一分子。他也确实尝试着做出积极的努力,顺应当时的一体化的文学批判,与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218
    2023-11-09
  • 杨瑞庆徐家是昆山名门,曾有“带(戴)叶黄(王)菇(顾)李,不如一个大荸荠(徐)”的美谈,有文人编织了这句食物比较的俗语,巧妙运用姓氏中的谐音,褒扬了徐家的辉煌业绩,超过了昆山戴家、叶家、王家、顾家、李家的所有成就。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徐家的科举功名确实令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135
    2023-11-09
  • 野村卓美明代以来,坚实的城墙蜿蜒环绕,守护南京一方居民生活安宁。现在因现代化发展需要,明城墙有的部分被保护起来,有的部分成为旅游景点。登上城墙,我总会心生感慨:这是多么伟大的古代工程啊。集庆路西段与城墙相交处是集庆门,沿着周边散步颇有乐趣。从中山南路向西往…[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