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允中向培良,湖南黔阳人,生于1905年,死于1959年,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美术家和翻译家。他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北伐时期,曾经担任过武汉政府的机关报《革命军日报》的副刊编辑。宁汉合流以后,他来到上海,和戴望舒合作编辑过《青春月刊》。1936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徐霞梅走进历史深处,追溯战争苦难,探索抗战文化的成因,从民族大义出发,尊重史实,客观公正地研究和评述抗战文化,是对所有催生抗战文化,奉献爱国热忱、奉献智慧、奉献知识、奉献力量,乃至奉献生命的爱国文化人士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纪念。1931年9月18日,日本袭击…[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子云大家知道,旧时称业余的京剧演员为“票友”,而票房则是指票友聚会和练习的处所。南京为东南重镇,戏剧活动相应繁荣,可以说票房林立。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票房当首推“友艺集”。甘家大院诞生“新生社”提起“友艺集”,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新生社”。京剧自道光年间…[浏览全文][赞一下]
吕平今年立夏过后的一个下午,淮安市“二胡爱好者群”十来位琴友聚在一起切磋琴艺,交流心得。淮安市摄影家协会潘铸亚副主席一席话让我感慨不已。他说,振兴中国的二胡,刘天华、阿炳应立首功。还有陈振铎、蒋风之、张锐等等,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推动国乐繁荣、发展的音乐大师……[浏览全文][赞一下]
郑学富7月19日,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话剧及影视表演艺术家邵宏来先生在青岛病逝,享年84岁。邵宏来1933年8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5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过演播员和演员。三十多年来的舞台演剧生涯,他塑造了四十多个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乃华1964年春,在参加了扬州师范学院院系召开的忆苦思甜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后,我与学院的一批师生来到了扬州市郊江都县杨庄公社谈套大队下乡实习。同年10月,包括我在内的28名师生又组成先进队,进驻邗江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代替劳动锻炼。时光荏苒,50多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健二十多年前,父母搬到镇上住,乡下老房子日渐破败,后来拆掉,住宅基地在,表弟种些油菜、蚕豆之类。前年,年近九旬的父亲忽然提起,说我家的土地房产证还留着。他找出一张发黄的纸,小心翼翼打开,折缝处有些破损,但字迹清晰可辨。自左至右老式排版,全称是土地房产所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陶建明姜颂平的人生历程极其曲折。他早年投身革命参加红十四军,因被捕加入中统;后又参加汪伪特务,成为日伪“清乡”的干将;临解放时他弃暗投明,成为缉拿中统等特务的公安;建国后他因汪伪特务罪,被判刑十五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得以平反,重新穿上公安制服。因被捕,姜…[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文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现了很多商业大佬,人们尊称他们为大王。我们无锡人熟悉的是荣德生,公认的“面粉、棉纱大王”,其实还有许多全国知名的“大王”,如“桐油大王”沈瑞洲,他也是地地道道的无锡人,但大家对他知之甚少。时光飞驰,今年是沈瑞洲诞生120周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丁建明徐良泉,男,1917年11月生,江苏省如皋人,系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离休教师,如皋县第五届政协委员。今年正值老人百岁寿诞。他抗日战争前参加革命,投身教育事业,开展地下斗争。由于抗战有功,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他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浏览全文][赞一下]
胡遵远+张应松在安徽省金寨县红军烈士墓园林维先中将的墓碑上,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游击大师”四个大字分外引人注目。林维先将军的一生,先从战士升师长、再从师长降为挑夫,最后又从挑夫成长为将军,充满跌宕传奇。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坚定不移,对党始终…[浏览全文][赞一下]
岳清记得那是十来年前,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和中国诗刊社联合组织一次军地作家艺术家,寻访新四军战斗足迹的采风活动。一行中有新四军老战士、知名作家、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邓友梅先生。从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到弋阳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再到上饶集中营旧址等,一路睹物思情,邓…[浏览全文][赞一下]
强亦忠“幽兰出深谷”,这是朱屺瞻大师在1984年为邢少兰画展题的词,简明而又形象、准确地反映了少兰兄的人品、画艺和成长经历。邢少兰原名邢绍润,1938年出生于山东日照一耕读之家,幼年曾入读私塾,后因战乱而失学。1948年与母千里寻父来到江南水乡太仓浏河镇定…[浏览全文][赞一下]
戚正欣血吸虫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已经流行了至少两千多年。在两千多年前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的尸体解剖中,就发现有血吸虫病等多种疾病。至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的血吸虫病患病人数就达1000多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超过1个亿。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介甫1938年10月26日、27日,日军占领汉阳、汉口、武昌。中共长江局的部分领导同志撤离武汉,经长沙、衡阳、桂林去重庆。1939年1月,中共南方局正式宣告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南方局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要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合法存在、公开活动是不可能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跃农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标志,我国核事业开始快速发展,不断走向成功,氢弹爆炸、核潜艇下水、运载导弹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上天、核电站建成,从而加强了国防力量和国力,这是中国人民有骨气有智慧有能力的见证,也是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毛泽东革命英雄浪漫气概淋漓尽致…[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建明宋代俞文豹在《清夜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晚年在杭州做官时,给过去的部下都安排了职务,只剩下一个叫苏麟的未被提拔。苏麟满肚子不高兴,就写了一首诗给范仲淹寄去,劈头两句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见到诗,心有灵犀一点通,马上就…[浏览全文][赞一下]
邓涛今年6月24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博古(秦邦宪)诞辰110周年。22日上午本人抵沪,为了参加“博古生平与思想学术研讨会”。当日下午4时,在上海虹桥火车站邂逅秦邦宪的女儿秦摩亚,她今年已经84了。摩亚老由人搀着上了奔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浏览全文][赞一下]
秦湖鲁迅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读书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绍兴老家省亲。回去的时候,鲁迅都是从水路坐船回去的。不过,船上的管理十分混乱,船上虽然有床位,但是并不对号,谁先占了就歸谁。当时,由于时局动荡,有一些码头上的地痞,便趁机对船上的乘客敲诈勒索。地痞先…[浏览全文][赞一下]
姚康康新中国成立后,中宣部出于宣传革命英烈光辉事迹考虑,计划出版一批文艺作品。1956年,工人出版社在此背景下,邀请李建彤创作以刘志丹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李建彤是刘志丹之弟刘景范的爱人,比较熟悉刘志丹的英雄事迹。为了写好作品,她先后多次深入基层调研,采访了一…[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