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万明丁公是项羽手下的将领,他还是季布的舅舅。刘邦彭城大败之时,丁公奉命追击,越追越近,眼看刘邦就要走投无路,便回头对丁公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两贤岂相厄哉!”好汉何苦为难好汉?丁公一听,居然在两军厮杀的战场上,止步不追了。他当即领兵撤还,等于放了刘邦…[浏览全文][赞一下]
各人以本分相待,这在我的原生家庭三人组合里,就是关于礼貌的简单脚注。是以我年幼时关于“礼貌”这件事的认知,几乎就是“本分”二字。正由于家中人口简单,上一代七兄弟、二姐妹,一堂数十口成员的光景倏忽零丁,父亲内心是相当焦虑的,总会对我说:“打小没有那些七大姑、…[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美国的《新闻周刊》上看到这样一段新闻:“且来享受醇酒妇人,尽情欢笑;明天再喝苏打水,听人讲道。”这是英国诗人拜伦(一七八八至一八二四年)的句子,据说他不仅这样劝别人,他自己也彻底地接受了他自己的劝告;他和无数的情人缱绻,许多的丑闻使得这位面貌姣好头发鬈曲…[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玉瑶1957年底,《北京日报》记者田藏申联系上杨沫,说從作家出版社那里获悉她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即将出版的消息,因写的是北京地区的学生运动,希望能在《北京日报》上连载。这是第一家因《青春之歌》找上门的媒体,杨沫同意了,尽管小说尚未正式出版,她也并不确定…[浏览全文][赞一下]
尧育飞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在记录时代,照理说,该涌现出无数有价值的个性化史料。然而,现状却很让人失望,大部分文字满足于围观,与保存史料无涉。而琐碎的二手三手资料,我看,倒不如不记录的好,免得浪费笔墨。社会太大,时代变化又太快,记录和书写起来实在不轻松。近读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亚明父亲沈仲章与陈寅恪先生长年为友。1927年,两人都去钢和泰家求教梵文。1928年,寅恪先生到北京大学授课两学期,沈仲章从头到尾一课不缺。抗战前期,父亲为居延汉简的转移保护事项在香港近四年,与寅恪先生全家都不见外。据学者估测,寅恪先生在香港沦陷之初函寄…[浏览全文][赞一下]
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电影《定军山》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这部影片的拍摄时间与西方国家发明电影(1895年)相差仅10年,其在世界和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丁亚平曾评价说:《定军山》…[浏览全文][赞一下]
舒云1964年10月2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由周恩来总导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东方红》通过诸多艺术形式,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历程。以后又连演14场,笔者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观…[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恩杰“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首仅4句31字的散文诗《月夜》,为老北大教授沈尹默于1917年末所创作。近代诗人康白情、废名等研究诗词的行家们将这首《月夜》认定为“五四”时期第一首白话文新诗,称这首诗具备新…[浏览全文][赞一下]
史宁老舍先生的兴趣爱好相当广泛,性情宽厚、为人谦和,一生最重友情,朋友极多。说到老舍交游广泛,几乎成了文艺界的共识。对老舍来说,没有朋友的话,他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或者也可以说,老舍简直就是为朋友而活的。老舍曾说:对于朋友,我永远爱交老粗儿。长发的诗人,洋…[浏览全文][赞一下]
梅兴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外交家中有两对夫妇:章汉夫与龚普生、乔冠华与龚澎。章汉夫、乔冠华都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后者还是第四任外交部长;龚普生、龚澎是一对亲姐妹,龚普生任副司长、司长,龚澎任司长、部长助理。他们一起登上了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为新中国外交…[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传玺1945年上半年,北大的教授们虽然处在西南边陲的昆明,仍不停地听到日本要不了多久就要战败的消息,就在他们满怀喜悦地期待胜利到来和北迁复校的时刻,又传来了校长蒋梦麟出任行政院秘书长的消息。他们对此不解、不满,然后又满心期望、极力争取胡适回来出任校长,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先生的行迹梁漱溟先生(1893—1988)是一位性格特异、风骨嶙峋的人物。他是桂林人,但生长在北京。他并未接受过旧式教育,他的父亲很开明,让他在新式学堂里接受了小学、中学教育。1916年,梁先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学习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很受北大蔡…[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家将”故事里,有一位杨四郎,是杨令公第四子。在宋辽“金沙滩之战”中,因奸臣潘仁美不加救援,杨门八子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只有杨六郎一人全身而归,杨四郎则被辽人俘获,萧太后见他长得一表人才,又有一身好武艺,爱才心切,便将公主许配给他,招为驸马。十五年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西贝溥仪大婚,由于宫内没钱,只好打起了《四库全书》的主意,这件事溥仪始终没敢写入《我的前半生》中。因为这是其祖先乾隆皇帝的毕生心血。而他仅在书中以曲笔方式写道:“郑孝胥的开源之策,想把《四库全书》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遭受当局的阻止,把书全部扣下了。”那…[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守华解放上海,被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称作是“瓷器店里捉老鼠”。一方面,攻下这座国民党的大本营无疑是一场硬仗;另一方面,这座大都市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最大工商业中心,绝不能强攻硬打将其破坏。中共中央要求:上海战役既要打一场攻坚战,又不能把城市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红梅“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概念是国共两党和民主党派在抗战胜利前后,为谋求新的合作方式而逐步提出的。抗戰后期,为力阻国民党召开一党专政的“国民大会”,中共积极联合民盟等第三方力量,同国民党进行了艰难的斗争,要求召集各党派代表参加的大会,推动成立联合政府。在此…[浏览全文][赞一下]
标题是友人读了朱永嘉先生微博后对我说的一句话,显然是危言耸听,完全是吓唬我的话。所说的文章题目叫《路线、政权和世界观》(下称《路线》),这是我组织和编发的,这是事实,可又怎能同林彪和林彪爆炸扯在一起呢?硬要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扯在一起,就成了今古奇冤了。20…[浏览全文][赞一下]
范文杰范浩天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整天寻找毛泽东的下落,为什么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没有遭到敌机轰炸?毛泽东的老房东闫受朝、闫文习父子说,蒋介石轰炸过城南庄,毛泽东有惊无险,至今毛泽东住处的柱子上还留有弹痕。毛泽东来到了西柏坡,这里党和群众的基础非常好,就像来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范文杰范浩天1948年7月下旬,西柏坡一带阴雨连绵,雨一直下了四五天,导致山洪暴发。7月30日子时,西柏坡山岭上住着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眼土窯洞突然塌方,有五位同志被砸在里面。周恩来闻讯,提着马灯,带着工作人员冒雨进行抢救。有四位同志脱险,但理发员曹庆卫,…[浏览全文][赞一下]